進步 12月 24, 2013 我們不僅需要學會如何更好地學習,也需要學會發現自己的進步。能夠發現自己在進步,學習就是一個充滿快樂的過程。思考也同樣。當發現自己的思考不斷進步,所獲得的快樂就會促使我們思考得更多。 詳細
快樂 12月 17, 2013 感到不快樂,也可能源於智力上的活動。當發現思想和現實不一致,卻未能發現思考的失誤,就是一件很令人沮喪的事情。唯有勤於思考,培養基於事實和邏輯的思維方式,讓我們更容易想通看透。也只有這樣,智力活動才會帶來更多的快樂。 詳細
秩序 12月 14, 2013 不斷隨機往一張白紙灑上墨水,最後必然得到一張黑紙。這反映出理性和秩序的重要。然而,有意識才能擁有穩妥的理性,才能建立良性的秩序。這意味著,意識可以成為一切事物的主宰。 詳細
交換 12月 13, 2013 交換能處理好利益關係,但對感情關係則無能為力,因為感情無法量化。套用市場模式,我們從親密關係所得到的,將會是挫敗感而非自由感。最終的解決辦法是主動給予,而不是被動交換。 詳細
意識 12月 13, 2013 意識與自由互相促進。意識到自己的能力,懂得利用環境來增加自由,這又會促進意識的發展。可見,意識與自由是同時發展的。在描繪自己的心靈狀態時,這兩者幾乎是同一回事。這意味著,我們具有無窮的創造力。 詳細
成熟 12月 02, 2013 孩童式的感情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,只有成熟的感情才會以"我們"為第一位。因此,成熟的人才會有真愛,才有能力建立真正的愛情。實際上,成熟的感情來自高水平的意識,是理性率領感性所產生的效果。 詳細
滋味 11月 24, 2013 嚐過真愛的人,才說得出幸福的滋味。缺乏相愛的滋味,就像食物少了甜味一樣,很難讓人滿足。因此,真正的幸福,就像各種味道都調配適當的美食一樣。它是我們心靈最喜歡的營養。 詳細
計較 11月 24, 2013 不計較恩怨和得失,是一種寬容和超脫。然而,如果覺得計較不好,不計較才好,就仍然是一種計較。對小事不計較,我們能擁抱別人而給人寬容和溫暖。對大事不計較,雖然超脫,但也會因缺少對自己或別人的關心而顯得冷漠。可見,不計較有時很可能是一種極端的計較。 詳細
接受 11月 24, 2013 快樂包含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滿足感,意味著我們必須取得平衡,才能獲得最大的快樂。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份。因此,接受大自然給予的一切,我們能獲得精神上的滿足。然而,接受大自然必須從接受人的一切開始,也即是從接受自己開始。 詳細
意志 11月 22, 2013 在本能與欲望的驅使下,人類的不完全意識產生了意志,並與喜歡自由的天性發生了衝突。我們的內心想要真自由,但卻受意志的束縛。意志不僅是壓力的來源,也與自由相違背。如果追求自由已經變成一種意志,那麼放鬆這種意志才能如願以償。因為 "自由意志"是一個隱含矛盾的概念。 詳細
上升 11月 21, 2013 當意識之光照耀,我們的內心就會產生了根本的變化。我們會希望智慧的種子在心中開花結果。這意味著意識在增長。當不再需要紮根於黑暗,能夠讓自己自由上升,我們才能擺脫所有恐懼和衝突。 詳細
主人 11月 16, 2013 男人與女人,天然就有共同構築家庭的傾向,問題在於有否意識到自己這種天性。傳統上,好女人管理好一個家,但不會把男人當成家具。好男人為一個家添磚加瓦,但不會把女人當成擺設。在現代觀念中,男人和女人都是這個家的主人。因此,男人與女人對調,或男人與女人負責相同的事務,亦無不可。然而,男人與女人分工合作,能讓人們的生活最有效率。 詳細
理解 11月 16, 2013 我們是首先理解別人,然後才理解自己的。沒有別人作為對照,我們也無法理解自己。這就像照鏡子一樣。我們先看到鏡子,並且了解鏡子的作用,然後才看到自己的影像。透過外在的鏡子,我們發現了自己內在的鏡子。於是,我們學會了觀察自己的內心。 詳細
悟性 11月 16, 2013 聰明的大腦讓人更有悟性。如果領悟力強,吸收知識快,思考敏銳,自己就會是乾柴和火種,能夠點燃自己的智慧。然而,聰明並不表示已經有了足夠的知識,更不表示具備足夠的意識。 詳細
覺醒 11月 12, 2013 父母受社會的束縛,又不自覺地成為社會束縛孩子的工具。因此,喚起社會大眾的覺醒,我們的後代才會有更美好的環境。然而,我們首先需要認識到身體不代表我們。本能、習慣和情緒,這些都不代表我們。能夠代表我們的只有意識,就是那個無形的、能夠感知時間和空間、感知世界真相的存在。 詳細
永恆 11月 11, 2013 如果靈魂能夠不死,有沒有身體無所謂。是死亡威脅我們的靈魂,才引起那麼多的恐懼和欲望。唯有讓靈魂充份掌控身體,盡可能健康快樂地生活,我們才能踏上一條擺脫死亡的道路。有朝一日,我們真的可以不倚賴身體,而永恆存在於世上。 詳細
全知 11月 10, 2013 人因為無知而創造了全知的神,然後假借神的全知,以彰顯自己無所不知。可惜,正因為無知,人們也無法知道神是否真正全知。然而,如果知道自己有所不知,我們反而有可能達至全知。 詳細
矛盾 11月 10, 2013 自由是個人的感受,道德是社會的規範,死亡讓兩者發生了衝突。因為我們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能感受到自由。理解死亡的意義且不再恐懼,我們才有可能化解矛盾。死亡的意義,也是人生的意義,都在於尋找不死之路。終極的自由就是不死,真正的道德可以降低危險。這樣,我們就能將兩者統一起來。 詳細
權威 11月 04, 2013 父親可能是男孩子第一個崇拜的人。父親多會催促男孩成長,如果方法過於激烈,就會被男孩視為敵人,或者是無上的權威。這是父親的副作用,應由母親以關懷去平衡,讓男孩的心理更快成熟。 詳細
三角 11月 03, 2013 要發展愛情就要講究融合。如果彼此不能融合,又不想離開,第三者就會變成兩人之間的填充物。三角鼎足,維持了穩定的競爭態勢,就更難融合了。因此,對於不能融合的關係,我們應該讓它退回開始的地方。 詳細
驕傲 11月 02, 2013 獨立自主並不是驕傲,奴顏婢膝也不是謙卑。這些並不是比較高貴與低賤,而是比較意識高低。驕傲正是低意識的表現,但謙卑並不意味著高意識。唯有觀察一個人是否自由,才能確定他的意識水平。 詳細
功課 10月 27, 2013 有了現代醫學,身體的痛楚已經比較容易克服。怎樣克服精神上的痛苦,是現代人真正難做的功課。也許,將痛苦視為一種快樂,可以讓我們更容易接受痛苦,也因此更容易把它轉化為成長的動力。 詳細
答案 10月 27, 2013 經歷過宗教和哲學,我們走上了科學的道路。在宇宙人生的根本問題上,宗教沒有給出合理的答案,而哲學無法給出確實的答案。唯有以科學方法去探索和驗證,我們得出的答案才有可能是合理又確實的。 詳細
幸福 9月 29, 2013 幸福像一條地平線,越努力去追求它越是離去。當我們懂得欣賞,它就在那裡了。權力之所以不能支配命運來獲取幸福,是因為幸福有最大的權力。金錢之所以不能買來幸福,是因為幸福無價。 詳細
判斷 9月 29, 2013 喜歡一個人是感性上的事,憑直覺沒有錯。贊同一件事是理性上的,憑直覺就不好了。直覺和觀念都是一種習慣,在新環境中容易出錯,所以都不是處事的最穩妥保證。我們可以先拋開習慣和經驗,以眼前的事實為依據,並運用邏輯,在純粹的意識中作出判斷。這種做法最合理,也最節省能量,對我們的生命也最有保障。 詳細
本質 9月 28, 2013 世界不是物質的,也不是精神的,而是身心的。我們通過身體去感受世界,這時世界有物質性。當我們以心靈去理解世界,世界又有精神性。因此,我們追求的目標是創造物質與精神的連結,從而發現宇宙的本質。至於是否有上帝,人死後靈魂是否繼續存在,這些問題都不難以理性去解答,也不影響我們對世界的體驗和理解。 詳細
痛苦 9月 22, 2013 快樂讓人發現世間的美好,痛苦讓人牢記世間的不足。有些人經歷快樂即可成長,痛苦可以成為加速的動力。有些人在快樂中卻難以成長,因為快樂來不及發揮作用就被忘記了。然而,他們經歷痛苦也未必成長,因為對未來信心不足。快樂在任何時候都能吸引力我們成長。而痛苦卻會讓人裹足不前。因此,痛苦有時是成長的推動力,但更多是成長的障礙。關鍵在於如何看待和處理痛苦,以及如何從中獲取力量。這些都取決於我們意識水平的高低。 詳細
追求 9月 22, 2013 感到幸福,我們才會不再追求幸福。既然追求幸福,就不必再堅忍和拒絕。接受別人的給予也是愛。然而,我們的痛苦也無法讓別人來承擔。因此,即使我們接受別人的給予,也不應該倚賴別人。 詳細
科學 9月 22, 2013 哲學思考是訓練思維和培養理性的好方法。要給出有關世界的準確答案,卻需要運用科學。有科學的頭腦,自然會減少盲目、被動、糾結和痛苦。哲學讓人從沉睡中醒來,科學讓人踏上真正探索之路。 詳細
管教 9月 09, 2013 孩子的身體與意識都在成長,這些都是適應環境的自我創造。孩子的未來,很大部份是由成長環境來決定。他們生來沒有固定的意識,但不斷受到訓練、教育和灌輸。因此,父母是孩子成長環境十分重要的一部份。他們的管教方式會影響孩子的發展,甚至決定他們將來的成敗。 詳細
獨立 9月 09, 2013 那些已具備獨立人格的父母,很自然就會對兒女的獨立感到欣喜。他們能信賴人類的後代,相信孩子的自立能力,所以無須太多惦念。對那些還沒養成獨立個性的孩子,他們反而會多加留意。意識到必須擺脫在家養成的習慣和倚賴,我們才會活得舒適。 詳細
信仰 9月 07, 2013 如果真的有奇蹟,無論世上是否有信仰都會有奇蹟。如果有罪可犯,無論人們是否有信仰都會犯罪。因此,"見而信"是被迫接受現實,"信而見"則是產生幻覺。這兩者其實是一體的兩面。雖然我們無法知道一切,但也不需要以信仰去終止求知,除非接近死亡仍然懵懂。信仰是恐懼的產物,是一種壓抑。信賴卻是希望,是愛。然而,唯有身心健康,我們才會對大自然產生真正的信賴。 詳細
成熟 9月 01, 2013 從出生到壯年,人不斷長大。然而,有些人還不成熟,有些人卻變得頑固。十分怕死的還是孩子,因為還不懂得保護自己。不相信明天會死的人真正老了,因為看不見真理。成熟的標誌之一,是知死但不怕死。 詳細
有用 9月 01, 2013 關乎心靈的書最有用。心靈健全就會有切合實際的想法,也更容易有好的生計。關乎生計的書不一定有用,因為擾亂心靈的生計也會讓人難以成長。然而,廢話連篇的書不但無用,還會直接讓人糊塗。 詳細
友誼 8月 19, 2013 友誼是志趣相投的人所建立的關係。友誼中的各方不會隨時在場,意味著這種關係可以隨時組合或解散。這是似乎是友誼自由的一面,但實際上是不自由的一面。這會導致友誼被過份組織化,進而使人逐漸失去自由。唯有處於真正的愛情之中,我們才能獲得隨時在場的友誼,才有可能從關係中獲得更多的自由。 詳細
友情 8月 19, 2013 友情雖然比愛情平淡,但也遵從愛的基本原則。從欣賞開始,到了解和關心,寬容與尊重都是重要的因素。友情講究保持距離,讓彼此留有空間以便發展愛情。愛情講究親密無間,彼此融合以獲得更大的自由。因此,友情是愛情的基礎,我們必須經歷友情才能發展愛情。 詳細
鑑別 8月 12, 2013 在鑑別可能的敵人或朋友時,我們也會以大同小異為原則。如果某個人能夠與我們的敵人做朋友,我們和那人就不會是大同小異,因此無法和那個人做朋友。然而,如要與所有人做朋友,那就沒必要去分敵人或朋友了。 詳細
敵人 8月 12, 2013 如果朋友的朋友是我們的敵人,或者朋友的敵人是我們的朋友,那麼我們的朋友遲早也會變成敵人。友誼的基礎不僅是求同存異,更是尋求大同小異。敵我不分只會讓朋友痛心,讓敵人快意。 詳細
風景 8月 12, 2013 在幼年時我們的自我並不強大,對世界十分好奇,因此可以成為別人的一道風景。長大後我們的自我更強大了,往往只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。到了老年,也許我們的執著變少了,終於能好好地欣賞世界。如果真的這樣,我們就會再次成為別人的一道風景。 詳細
財富 8月 03, 2013 喜歡斂財的人很難有合理的財富哲學,所以貪婪的人必有恐懼。努力去創造財富,又將財富用在創造財富的行動上,這是運用財富的健康方式。這不僅會給人帶來喜悅,更能讓人通過財富連結起來。 詳細
需要 8月 03, 2013 需要的東西往往和不需要的東西混在一起。如果只知道自己不需要甚麼,而不知道需要甚麼,我們就會錯過機會。因此,我們最迫切的是知道自己的需要,這樣才能進一步知道生命的需要。 詳細
做事 7月 29, 2013 做事漫無目的,更可以隨時放棄,這會讓人誤以為自己很自由。當然,設定了目標就容易感到痛苦,即使為健體而走路也會這樣。然而,為了一個合理的目標,無論成功或失敗,做事的過程都會有所收穫。因此,受點痛苦也值得。 詳細
貪心 7月 29, 2013 貪心有時也能導致財富的累積。因為貪心也會讓我們走進精神世界,獲得創造財富的力量。然而,在擁有財富之後,如果不能擺脫貪心,就有機會變回一無所有。因為貪心始終會讓人的理性受到蒙蔽。 詳細
財富 7月 21, 2013 財富可以填滿貪婪的心,也可以撫慰恐懼之情。絕對地說,一旦滿足了生存的需要,財富就剩下這種作用了。貪婪與恐懼都是人之常情,對錯只在於獲取財富的手段。因此,擁有足夠的理性和意識,我們才能為真正和長遠的利益著想,反之就會損害自己的生命。 詳細
夫妻 7月 21, 2013 夫妻離異,與彼此是否有親情的感覺關係不大,關鍵在於是否有愛情的感覺。然而,無論是否有親情的感覺,離開沒有愛情感覺的夫妻關係,都是理性的決定。親情的本質是倚賴。沒有愛情的夫妻關係,會讓彼此無法感到幸福,進而對身心產生大量負面影響,因此是不道德的關係。 詳細
享受 7月 14, 2013 金錢是享受生命的工具,但享受生命也不是最終目的。金錢讓人能夠享受生命,這種享受只是一種高級的動力,使人為未來更努力奮鬥。旅遊嗜好者與懶惰的漁夫一樣,他們都把有限的享受當成了人生的目標,而沒有著眼於生命的繁衍和連結。 詳細
思考 7月 14, 2013 運用正確的思考方法,思考時才能讓身體更健康。錯誤的思想會對心理有負面的影響,進而影響行動並損害身體。學習邏輯和批判式思維,並培養注意力,不斷思考和實踐,正是強身健腦的好方法。 詳細
理性 7月 14, 2013 動物不知道自己需要甚麼,因此逃不出本能的控制。人大約知道自己需要甚麼,所以產生了欲望。並不是理性有壞作用,而是人類的理性仍然不足夠。理性不足,才會以為有不自然之道,又以為有神的旨意,還會產生"約束理性"這種矛盾的想法。 詳細
財富 7月 07, 2013 我們首先要知不足,了解清楚自己的真正需要。追求財富是追求美好的生活,隱含著對長壽的期望,所以財富再多也是不足夠的。也因為如此,不能讓追求財富佔據太多的生命時間,尤其不能損害身心健康。 詳細
孤兒 7月 01, 2013 生命不可能是孤兒,因為萬物就是生命的父母。人更加不可能是孤兒,因為他們能夠成為自己的父母。覺得自己的父母已經變成孤兒,不過是自己內心恐懼的反映。害怕一旦父母離去,自己就變成了孤兒。這種由恐懼演變而來的倚賴之情,並不是真愛。自己努力活好每一天,讓父母安心離去,這才是愛父母的表現。 詳細
倚賴 7月 01, 2013 感到自己是孤兒的人沒有真愛,因為他們想著的是怎樣得到而不是給予。總是覺得自己是別人父母的人也不具備真愛,因為他們未能給予別人自由。唯有擺脫倚賴並給予別人自由,我們才能與別人相愛。 詳細
滿足 7月 01, 2013 如果沒有靈魂的交流,慢慢就會互相討厭。因為彼此都變成對方尋找靈魂伴侶的障礙。除非不再渴求精神上的滿足,否則討厭還可能變成恨。然而,精神上的不滿足,又必然會引起其他方面的欠缺。因此,我們從一開始就應該找一個靈魂伴侶。也唯有靈魂伴侶,才能成為全方位的生活伴侶。 詳細
熱愛 6月 24, 2013 如果感受不到生命的必然性或確定性,就無法熱愛生命。這樣靈魂就會寂寞,讓我們感到孤獨。如果無法與別人相愛,找不到人生的歸宿,那麼我們的身心都會寂寞。這是孤獨的根本原因。 詳細
伴侶 6月 24, 2013 缺了某個人就活不下去,這是倚賴。對別人有所倚賴,我們就難以獨處,也耐不住寂寞。因此,對善於獨處的人來說,最需要的伴侶是靈魂伴侶。然而,真正的靈魂伴侶,必定是一個最好的生活伴侶。 詳細
自信 6月 24, 2013 真愛生於孤獨,就像蓮花出於污泥一樣。必須保持距離的只是假愛,孤獨仍然存在。孤獨是一種自卑或自大,而真愛卻令人自信。不能排解孤獨的關係只會令人更自卑。相愛讓人有了真正的歸屬,並擺脫倚賴心理。 詳細
命運 6月 16, 2013 命運不可確知,所以我們無法做足一切準備。我們能夠做的只是保持清醒,隨機應變,隨遇而安。因此,真正活在當下,是所有行動都以活好下一刻為目的。提高意識,就是我們應對命運最恰當的方式。 詳細
慈善 6月 12, 2013 探索宇宙,是人類對所有生命的慈善。因為地球終會毀滅,生命必須儘快離開,在太空找到新的家園。很明顯,這是地球生命的唯一出路。也許我們終會創造新的生命形式,但無法預料能否在地球毀滅之前實現。 詳細
健康 6月 11, 2013 愛是健康之美,而孤獨是缺陷美。然而,與其說孤獨美,不如說孤獨可憐。在感到孤獨的時候,如果覺得孤獨很美,發展出來的可能是自憐自戀而不是愛。人生最美麗的事情只有一件,就是愛。愛是花,孤獨是處於黑暗中的根。 詳細
覺悟 6月 10, 2013 孤獨其中一個原因是愛心被埋沒。一旦愛心得到發揮,孤獨者就變成愛者。然而,孤獨者必須首先成為覺悟者,理解孤獨的最深層原因。連結是所有生命的目標,如果與這個目標背道而馳,我們必定會感到孤獨。 詳細
價值 6月 03, 2013 無聊與孤獨的心境看似不同,其實原因都一樣,是找不到發揮生命力的地方。無聊者不自覺,孤獨者太敏感。其實兩者都缺乏價值感。理解生命的意義,並積極去實現它,我們就不會無聊或孤獨了。 詳細
深刻 6月 03, 2013 孤獨之所以有悲劇性質,是因為那個自詡深刻的自我,並不理解別人為何不能理解它。正是自我的阻隔讓靈魂無法與外界接觸,因此感到空虛和寂寞。這就是為孤獨。因此,一旦擺脫自我,讓生命力充份發揮,孤獨感就會一掃而空。如果能夠相愛,就永遠不會孤獨。 詳細
天才 5月 27, 2013 一個人無論是否天才,能夠愛別人才會找到好伴侶。然而,能否感到幸福,則取決於能否與別人相愛。因此,不懂得愛別人,或者不能與別人相愛,無論是否天才,都反映出某方面存在缺憾。 詳細
偶遇 5月 19, 2013 與不能理解自己的人在一起,不如孤獨一人,但心底又希望有人理解自己。然而,自己又能否理解別人呢?因此,相愛只是一種偶遇,而這種偶遇又只有經歷過孤獨才能發生。經歷過,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孤獨,並發現愛和自由。 詳細
道德 5月 04, 2013 實際上,法律是具體化的道德條文,是社會成員的行事規則。因此,法治就是讓不遵守規則的人出局。我們應該將法律作為最高的道德標準,否則難以建立法治社會。缺了法治,社會道德也難以提高。 詳細
保障 5月 04, 2013 缺乏同情心或同理心,是缺乏利己能力的表現。一個有能力利己的人,必定同情和理解別人的需要,盡力讓別人過得好,從而讓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障。法治是從制度入手,明確追求利益的規則,以及違反規則的代價。這樣能彌補同情心或同理心的不足。 詳細
自然 4月 22, 2013 人無法脫離自然,但又覺得自己脫離了自然。因此,人既在自然之中,又希望回歸自然。其實,是因為人的內心充滿了矛盾,才顯得不自然的。大自然將衝突的事物結合,它沒有矛盾所以自然。我們可以向大自然學習,將對立的觀念統一起來,並擺脫慣性的二元思維。對世界的真實有了正確的感知,我們就能逐漸清除內心的矛盾,與大自然保持一致。 詳細
欣賞 4月 22, 2013 欣賞是幸福的泉源。不僅懂得欣賞不同花卉的美,也懂得欣賞一片片相同花卉的美,這樣幸福才有可能持續。甚至,我們還要懂得欣賞插滿假花的荒原,才能在災難之後重新振作。欣賞有著極強的治癒能力。 詳細
相思 4月 22, 2013 真正的相思,就像兩塊磁石隔著玻璃那樣。雖然互相吸引,但卻無法結合。單方面的思念缺乏這種力量和深度,所以沒有這份淒美。然而,相思與相愛的距離還很遠。如果真正相愛,就會像兩塊磁石終於能夠結合一樣,讓相思一掃而光。 詳細
智慧 4月 14, 2013 有智慧表示擅長思考,善用知識。因此,能分辨有用和無用的東西,才表示擁有足夠的智慧。智慧和知識相輔相成。擁有足夠的智慧,我們隨時隨地都能學到有用的知識,讓智慧更快成長。 詳細
環境 4月 14, 2013 讓人感到不自在的環境,我們不可久留。這種環境不僅讓人不自在,也會讓人不存在。感到恐懼,我們當然很快就離開。然而,感到不自在我們卻會猶疑,忽視了這個警告訊號。因此,我們必須保持清醒,意識到不自在逐漸就會變成不存在。 詳細
對等 4月 01, 2013 失望的人最需要被愛,滿懷希望的人需要愛別人。如果這兩類人走到一起,也可以算是一種幸運。然而,這種幸運是短暫的。給予和接受都必須對等,否則關係就存在隱患。如果彼此無法真正相愛,就辜負了上天,幸運也到了盡頭。 詳細
授受 3月 26, 2013 愛體現了自願和自由的選擇,並不是出於倚賴和恐懼,所以愛包含主動的給予,以及無條件的接受。這種給予是有條件的,其中一個條件是喜歡和欣賞對方。因此,愛也有條件,如果給予不被無條件地接受,愛就無法成立。可見,愛只是一種簡寫,其含義就是彼此相愛。 詳細
結果 3月 25, 2013 無法將對方當成親人,愛情會夭折。最多只能將對方當成親人,愛情亦會消亡。因為愛情不僅要結果,還要繼續發芽、開花、再結果。然而,只有彼此成為"親愛的",愛情才能進入這個美麗的循環。 詳細
親愛 3月 25, 2013 真正的愛人,就是比血緣更親的親人。因此,我們以"親愛的"呼喚對方。沒有這種親愛的感覺,彼此就無法真正親密,關係也會逐漸退步。感覺不到愛情,就將對方當成親人。然而,即使這樣,關係也難以持久,因為我們的內心會更加渴望找到"親愛的"。 詳細
未來 3月 23, 2013 如果感到當下美好,對未來有希望,我們就能放下過去。當我們只關注未來,往事就無所謂美醜。無論美醜,往事都已不存在。我們誤以為往事永遠存於自己的大腦,其實它已經被大腦刪改。我們反而應該儘快從往事中獲取感悟,榨取它最後的一點養份。 詳細
文明 3月 10, 2013 不同的文化包含著不同的審美觀,而文明則能夠培養更高的審美能力。因此,文明程度越高,文化和審美觀都會越接近。然而,我們無需強求接近。只要在自由中發展,人們將會拋棄落後的文化,審美觀也會趨於一致。 詳細
純美 3月 10, 2013 只要懷著一顆清純的心,美麗隨處可見。美是一種共鳴。當我們與萬物共鳴,就能感受萬物的純美。這是享受人生的關鍵和基礎。當我們能夠感受萬物的美,就能感受生命的美,以及人性的美。這樣,我們必會愛別人和生命,從而愛大自然和整個世界。 詳細
說話 2月 17, 2013 說話是雖然是一種自由,但很多時卻只是一項權利。權利是別人給予的。因此,在別人想說話的時候沉默,是一種美德,因為這是愛的表現。反之,在應該說話、又有說話自由的時候卻沉默,就是一種醜惡,反映出一種陰暗的心理。 詳細
體驗 2月 17, 2013 有些人最深刻的體驗來自苦難,有些人卻來自幸福。之所以說那是深刻的體驗,是因為它無法被生活的其他事情所淹沒。然而,正如苦難會讓人身心殘缺一樣,來自苦難的意識也是殘缺的。也就是說,我們必須體驗幸福,才能擁有完整的意識。 詳細
對話 2月 12, 2013 感受和思考都只是對真理的初步探索。下一步,我們必須打破沉默,與別人對話。沉默只為聆聽,一直沉默就無法進步。然而,這種對話應該是深入靈魂的,也就是意識透過情感所作的交流。 詳細
幸福 1月 20, 2013 追求有了收穫,我們就會感到快樂。然而,不再需要追求,我們才能感到幸福。看上去快樂和幸福差不多,實際上有很大的分別。快樂表示我們在某方面獲得了滿足,而幸福卻意味著我們已經獲得了自由。 詳細
比較 1月 20, 2013 雖然精神上的收穫帶來真正的快樂,但物質收穫也功不可沒。快樂似乎難以比較。然而,如果快樂,我們就會連物質也不去比較。一旦需要比較,無論是比較快樂還是物質,都說明我們並不快樂。 詳細
性愛 1月 20, 2013 真正的吸引來自心靈的共鳴,為彼此帶來性愛的幸福感。因此,對人來說,性行為最好有心靈共鳴做基礎,次好是有利益上滿意的交換。做人總比做動物好。然而,追求幸福卻是人性中最重要的元素。 詳細
抗爭 1月 14, 2013 卑怯和驕傲一樣,都是忘記了命運的公平,因此屢次受到打擊。吝嗇和奢侈一樣,都是忘記了物質的作用,因此無法感到豐富。命運是公平的,我們無需與命運抗爭。過份追求物質是無用的。只要知道自己最需要的並非物質,而是意識,我們就會知足。 詳細
環境 1月 14, 2013 我們的遭遇,必然是命運的安排。既然享受過從前的好景,那麼在新的環境下也可以有更好的日子。搞亂了的棋局未必就是殘局,也未必只是對自己不利。接受命運,懷著希望走下去,我們就能看到更好的風景。 詳細
生活 1月 14, 2013 怨天尤人的時候,正是對世界失去信心的時候。然而,我們無法報復於天,卻能報復於自己和別人,最終讓自己無法立足於世。因此,如果我們不急著離開這個世界,就應收拾心情繼續努力生活。相信上天,我們就能相信自己和別人。那麼,我們不僅擁有獨立的靈魂,也能與別人衷誠合作,一起創造美好的未來。 詳細
善良 1月 06, 2013 智力追求的是真實,意志追求的是善良,情感追求的是美好。沒有真,一切的善都是假裝的,這又會讓美變得殘缺。因此,智慧所追求的是真善和完美。然而,發自真心的給予就是真善,彼此能夠這樣給予對方,就是完美。 詳細
可愛 1月 06, 2013 要被別人愛,必須首先愛別人。這是最重要的因素,教養和才華反而是次要的。了解別人,然後尊重和關心別人,這種內涵是最可愛的氣質。教養只是一些習慣,很多時會成為相愛的障礙。才華只是一種工具。只關注一個人的工具價值,並不是愛。 詳細
條件 1月 02, 2013 如果條件多,即使愛上了也會很快變回不愛,因為條件總是改變,甚至消失。愛必有條件,這是無可置疑的。然而,能夠將相愛作為唯一的條件,我們就能讓愛情不斷發展和進步。這也是愛情保鮮最重要的條件。 詳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