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顯示從 4月, 2023 起發佈的文章

奮鬥

生命的存在意義,就是人類生存的終極意義。為了找到這個意義,人類奮鬥了無數世代。然而,只要我們深入地思考它,就能理解它,並從此活在意義之中。這意味著,我們應該放下精神上的追求,讓精神世界自然地變化。能夠健康地生活,我們就能實現生命的目標、價值和意義。

輕信

輕信別人的原因不一定是善良,更可能是自大。實際上,相信別人是相信自己的眼光,往往是一種自以為是。然而,人最需要的不是相信,而是理解。因此,理性地觀察和分析別人,才是真正尊重別人。

答案

活著為了更好地活著,這個答案可以終止追問。如果為其他目標而活著,我們可以追問這個目標的意義。然而,這種追問最終亦會來到生命的根本目標,就是更好地活著。正是為了更好地活著,我們需要彼此連結起來,擁有更強大的生命力。

同理

同情心是一種私心。若無道德的限制,同情加害者也會使人變得不如禽獸。例如貓狗打架,我們可以同情狗,也可以同情貓。到底同情誰要看我們的道義,但這樣仍然不夠理性。因此,我們必須擁有同理心,以理智來判斷應該支持狗或貓,這樣比倚靠同情心或道義更穩妥。

處世

後天培養的性格往往利害參半,但自卑的性格卻弊大於利。自卑的另一面是自大,消除了自卑就能讓自大也消失,讓性格更單純。此外,勤奮者往往不懂變通,勇敢者往往流於魯莽。可見,沒有一個固定的性格,我們才會有最佳的處世能力。

品性

其實自卑也是一種自以為是,所以自卑和自大往往同時出現。前面的自大,背著一個自卑,我們要走到後面才看得到。因此,不亢不卑是一種渾圓的品性。要擁有這種心態,我們需要放下自我,用意識去面對別人和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