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顯示從 8月, 2015 起發佈的文章

優秀

忽視了內在的成功,就會將外在的成功當成優秀的唯一標準。成功的確是優秀的標誌,但真正的成功是獲得幸福,而不是僅僅獲得名利。成功與否也受環境因素所影響。因此,即使優秀也不一定成功。然而,真正的優秀表示更有智慧,也更容易成功。

真誠

因擔心損失而設定開放的限度,是一種不真誠的做法。真誠讓人徹底開放。當一方毫無保留地開放,對方也會跟著開放,讓各方面都有足夠的透明度。這就像非常清澈的水會演化出"玻璃魚"一樣。不僅水透明,魚也透明,足以看到其內部結構。真誠待人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。因此,彼此真誠相待才能成為真正的愛侶。

自由

能做喜歡的事,只是暫時的快樂。無須做自己不喜歡的事,我們才能持久快樂。然而,快樂離自由還很遠。當我們沒有非做不可的事情,才會感到自由和幸福。

極端

過度克制或不克制,兩端都邪惡。玩世不恭就是走極端,所以也不會真正的癡情。癡情就是專一,它意味著我們保持好奇心,並深入地與別人交流。因此,建立一個專一的關係,我們就能超越克制,讓情感和理智結合,走上自然之道。

嫉妒

嫉妒心有時會傷害別人,但必會傷害自己。因此,嫉妒必定是惡,有時更會變成一種病態。然而,嫉妒是不自信的表現。也就是說,只要增加自信,我們就能避免嫉妒。

多情

一個人是否多情,必須由他的情人下結論。如果一個人將感情分攤到很多人身上,他的情人感覺到的必定是寡情而不是多情。因此,真正的多情是專一。這意味著,他的感情是如此之多,只需欣賞一個人就已經滿足了。可見,善於欣賞就會專一,因為他能從一個人身上發現無窮的變化。

頭腦

身體與意識無法分開,所以身體衰弱也會讓意識萎靡。大腦退化,意識就逐漸歸於空無。因此,健康的身體是意識的基礎。我們至少要有一個健康的頭腦,才能讓意識不斷提升。

節日

"兩情若是久長時,又豈在朝朝暮暮"。對於古人的詩句,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去理解。這詩句可以給我們這樣的啟發∶時刻相聚而不厭倦,才是經得起考驗的愛情。每一個夜晚,彼此都被睡眠分開了很長的時間,所以每一個早晨都是久別重逢。能夠這樣想,我們每天都是一個節日。

花心

沒有真愛的人都是花心的,因為花心也是找尋真愛的一種途徑。然而,真正愛情給人真正的滿足,所以必定是專一的。因此,真愛不是讓花心與專一達成平衡,而是以專一取代花心。

細節

發現細節確實很重要,但更重要是發現一個細節與其他細節的關係。我們更需要關注事物與我們自己的關係。然而,一切事物的根本,都在於生命的需要。

關係

強調感恩,只能暫時緩解關係的衝突,換得一時的平靜。人際關係首要平等,彼此分享和促進才是好感情。如果做不到,那麼還原到相遇之前的狀態,才是真正的好辦法。

伴侶

青少年生命力旺盛,對各方面都好奇。這時候,他們十分希望發展人際關係,所以也迫切需要一些引導思考的書籍。如能及早引導他們思考自由和愛,並增加這方面的意識,對將來的成長必有巨大的幫助。學習科學知識,當然也能提高我們的生存能力。然而,生命的意義和保障,與自由和愛有非常密切的關係。因此,對自由和愛有合理的想法,不僅有利於生存,更有助我們找到人生的好伴侶。

專注

無論在任何領域,如果專注於某些題目,並創造出獨特的風格,我們就會成功。沒有獨特風格的藝術家就像複印機;無法專注於感情的人就像獵豹。他們能做的是精準而不是深刻。因此,包容有時掩蓋著貪心;不敢輕浮有時壓抑著欲望。

喜歡

做喜歡的事,即使非常忙碌也無所謂,更不會忙昏了頭。可見,我們會全情投入某些事情,無須擔心失去分寸。因為喜歡,我們不僅投入,還能自主調節。只有做不喜歡的事情,我們才需要特別警覺,戰戰兢兢。

當下

大部份人都是生活在眼前的,也就是活在當下。然而,當下一刻雖然永恆,但卻有限,唯有未來無窮無盡。土地終會崩塌,地球上的一切美好終會化為悲壯,並煙消雲散。可想而知,人類的希望在蒼穹。因此,建設未來上太空的路,我們才能活好當下。

風流

缺少浪漫的感情不是愛情,不能持續浪漫的也不是真愛情。因此,愛情是兩個人的風流。真正的愛情是歷久常新的。開花並結果,再帶來更多更多的花。持久親密的關係,是以浪漫為基礎的。彼此一起創造風流韻事,以及詩意的生活。然而,真正的愛情不多見,所以有些人悻悻地說:愛情不風流。

尊嚴

人是大自然的一份子。因此,面對災難中而維護自己的尊嚴,實際上是維護自己在其他人面前的尊嚴。這是一種英雄氣概,也就是赴死的勇氣。然而,由智慧產生的勇氣,並不為尊嚴,而是為了繼續活下去。

潛能

如果世界像大海,人就像魚。因此,幸福不是喝盡大海的水,而是在水中暢游。雖然很難估量自己的天賦,但我們必須估量。因為不估量就不知道自己的潛能,而無法最大限度實現自己的價值。雖然魚不能從大海躍上天空,但卻能在水中潛游。

價值

商品的價值,取決於能夠為人節省多少時間,或者說能為人延長多少壽命。價格是人對商品價值的估算,不一定準確。同樣的,我們可以將人生比作商品。人生的價值不僅在於為自己付出多少,還在於能為別人付出多少。因此,真正的英雄是不會被埋沒的,不然就沒人知道他是英雄。真正的小丑也很難發跡,不然也不會稱他為小丑了。

悟性

悟性是指辨別是非的能力。用"前世修來"作比喻,就是說正常人都有悟性,分別在於高低。所謂種子不同,是指先天的命運不同,在後天還可以努力。悟性高,意味著獲得上天更多的餽贈。然而,如果悟性高仍然無法成才,就可能是沒有遇上好老師。我們有悟性還很不夠,還需要受人、事、物的啟發。

成熟

情感與理智是一起成熟的,而意志和經驗卻無所謂成熟。當一個人的情感能連結天地萬物,他的理智也能顧及天地萬物,這就是成熟的標誌。然而,放縱不代表多情,壓抑也不代表理智。這些只代表著意志和經驗的多少,並且都是人生不幸福的原因。

恐懼

不注意安全,我們無法過好生活,因為現實總會打擊那些不注意的人。然而,總是恐懼我們更無法過好生活。因為現實會讓那些恐懼的人越來越恐懼,直至無法行動。

寧靜

因擁有了金錢而感到豐富,不是真正的豐富。同理,因擺脫了誘惑而感到寧靜,不是真正的寧靜。能隨時給予才是真正的豐富。能面對任何誘惑而無感,才是真正的寧靜。這是一種身心的安頓。假的豐富或寧靜,都是自我的幻覺。

受騙

一般來說,我們不會認為自己沒有弱點,也不會認為別人沒有弱點。然而,虛偽的人把自己的強項裝成弱點,或把弱點裝成強項。如果我們不懂虛偽,就很容易受騙。

價值

人生的價值,取決於我們對整體生命的貢獻。能夠讓自己和別人活得更好,必定有利於整體生命。可見,要實現人生的目標並不難。只要一切為生命著想,我們就能體現自己的價值。

條件

我們無法愛所有人,所以愛必有條件。愛的條件也很簡單,只有相愛這一項。然而,困難就在於遇到符合這個條件的人。因此,我們必須帶著這種意識,才能尋得真愛。

天賦

如果天賦指的是能力,不作估量就容易發生危險。如果天賦指的是體格,那麼大小又是很容易量度的。因此,我們應該好好利用自己的天賦。不僅認清它類型,還要估量潛能的大小。實際上,估量天賦也是一條認識自己的途徑。

距離

持續的建設或破壞,均表明人類擁有充沛的生命力。然而,享受是屬於精神領域的。享受建設使人樂觀和積極,並感到幸福。享受破壞則使人悲觀和消極,即使痛快也會感到不幸。情緒的品質,決定了我們與幸福的距離。

錯誤

如果將一個錯誤的觀點當成正確,我們的思考就會跟著出錯。因此,無論這個觀點出於自己還是別人,我們都應該首先思考其正確性,並清晰地解答其中的疑問。否則,後續的思考將會浪費很多時間。

迷信

公平從利益交易開始,真正的道德源於市場。迷信只會使落後的人更倚賴和無知。然而,迷信權力不僅使人落後,更會造成物質缺乏。因為權力會阻止物質和財富的流動。

合一

身心合一帶來最美妙的快樂。身體處於我們最喜歡的環境,做著我們最喜歡的事情,並傳來我們最喜歡的感受。這種感受最難得。它讓我們充滿希望,感到自由和幸福。因此,如果希望幸福,我們首先需要做到身心合一。

獨佔

安靜、孤獨地吸煙,正是無法靜下心來的表現。吸煙需要動口和動手,能讓人暫時忘記煩心的事情,正好逃避自由和親密。然而,我們睡覺時總會夢見朋友的。所有友情都向親密方面發展,就像溪水、河水都通往大海一樣。最親密的朋友就是全身心的伴侶。有這種連結才有永恆,因為通過它我們才能與世界緊密聯繫,而世界是永恆的。此外,所有心靈共享著每一個時空,我們無法獨佔。因此,放棄獨佔才會感到真正的自由。試圖獨佔時空,意味著這個自我非常頑固,被它包裹著的靈魂需要非常努力才能破殼而出。

鏡子

我們無法直接面對自己。就像照鏡子那樣,大部份有關自己心靈的東西,都是從別人的反映中感知的。如果沒有外界,我們也無法發現自己的內在。我們不想讓從忙碌中停下來,是不想面對鏡子,擔心鏡子會將自己照得很難看。實際上,我們無法逃避別人,所以又希望逃避自我。然而,這也是一種妄想。要逃避別人,是因為放不下那些討厭的鏡子。逃避自我,是逃避鏡中的自己。只有最好的鏡子才能吸引我們回來,並認真地看清楚自己的美醜。因為好鏡子反映了真實,我們無法拒絕。

魅力

談及女性魅力的時候,無法不包括性別的特質。然而,物質是心靈的基礎,因為人是先有身體再有心靈的。因此,最強的魅力,尤其是獲得男性和女性普遍仰慕的魅力,應是智慧的魅力。女性的身體構造比男性更複雜,從中所獲得的智慧也應該更多。

分享

如果必須獨處才能思考世事,就是一種思想封閉。這也意味著一個人難於理解世事。分享更有意義。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所見和所想,我們對世事就更容易理解。這就像我們吞下的食物那樣,與眾多細菌分享才容易消化。分享食物可以讓腸胃暢通,分享所見和所想則可以提升意識。然而,我們在飢餓時會忽略食物的好壞,在空虛時也會忽略事物的真假。因此,高品質的分享,就是分享真實。透過這種分享,我們才能真正享受生命。

交流

作者與讀者被時空分隔而無法交流,所以閱讀是單向的。寫作除了思考,還向讀者表達自己的感情或思想。然而,寫作可以是一種灌輸、發洩,也可以為名利而作,所以仍然是單向的。信仰更加是單向的表達。我們透過信仰向不會回應的虛空作出祈求。我們不缺單向的表達,只缺與相愛的人無拘無束地交流。

成長

與別人談話是交流,與自己談話是思考。雖然思考是一個普遍現象,但有時只是胡思亂想,並不專注。這是一種內耗。如果能夠專注並正確地思考,那麼,勤於思考就會形成一個核心精神。這是一種自主成長。

淺薄

無法獨處的深層原因是恐懼。一旦缺乏安全感,我們就很難獨處,甚至還會害怕睡眠。因此,獨處能力的大小,可以作為一個標準,去檢驗一個人是否有靈魂伴侶。去除本能、習慣和情緒,所有靈魂都一樣,都是一個意識。因此,真正動人的愛情或友情,均源於淺薄的自我而不是深厚。

相處

自由的靈魂沒有獨處或相處之分,因為是整體中的一部份。正是這種連結,讓靈魂具備走向永恆的能力。希望獨處,其實是希望獨佔某個時空,這是無法達成的妄想。而相處則是付出自己的生命時間,並與別人共享空間,所以是愛。

孤僻

當獨處變成生活中的必需,就會形成一種孤僻的性格。在必須獨處的時候,就是不喜交往的時候,也是容易發怒的時候。如果經常想像自己生活中缺乏獨處,並將這種想像形容為災難,那就是一種妄想。這也反映出對交往的恐懼。

交流

獨處是一種能力,但交往是更大的能力。從身體的角度看,人必須獨處,也不會缺少獨處的機會。最明顯就是睡覺。從靈魂的角度看,人需要的是溝通,更需要靈魂層面的交流。

束縛

自由與家沒有衝突。對人來說,有家更自由,無家可歸才是不自由。之所以感到家限制了自己的自由,是因為那個地方不是真正的家,而是一個暫時容身的處所。這個處所不得不進去,裡面的瑣事又不得不做,所以感到束縛。

獨處

如果感到寂寞,我們不是真正在獨處,因為心思仍在別人身上。真正的靈魂生活亦非獨處,而是和別的靈魂在一起。身體是否單獨不影響靈魂的交往。即使在夢中,我們也會和別人在一起。可見,我們真的很難獨處。因此,我們更應該思考有關相處的問題。

沉默

探究那些真正只屬於自己的重大問題,沉默能讓我們更專注。尋求關於人生世事的答案,多溝通比較容易打開真理之門。我們用有限的言詞已能表達無限的存在。然而,感受到世間的真實,我們的表達才有真正的意義。

幽默

幽默是一種面對缺陷的態度。它可能帶著憤怒或憂傷,但傾向於接受現實,並使人友善地面對變化。然而,幽默也可以是一種壓抑,它試圖以平靜的姿態掩蓋內心的動盪。因此,我們應該適時和適當地運用幽默,讓它成為一種有意識的表現。

無憾

真正活過才能割捨生趣,因為已經無憾。經歷過融合才能接受死亡,因為已經嘗過自我消失的滋味。真愛能讓我們接受一切。然而,我們還需要放下一切,才能輕鬆地回歸虛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