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顯示從 7月, 2019 起發佈的文章

尊重

帶著尊重的關懷,能消除彼此的隔膜。放下自己的權力,了解別人的需要,並盡力去滿足,就是尊重別人的自由。然而,愛必有條件。諸多要求當然不是真愛,但沒有任何要求的只是本能或習慣。真愛最基本的條件是相愛,就是互相給予和接受。因此,一旦缺少這個條件,彼此就會失去尊重。這樣,我們的感情和行動,都會變成執著和佔有。

虛偽

能被親密慣成小人或逼成小人的,都是偽君子,與他們交往必須非常小心。由雙方認可的距離,才是人際關係最適當的距離。因此,一旦單方面保持距離,就必定帶有虛偽。

離婚

不相愛的感情,都是易變的。忍痛割捨就能清晰地看到這種感情的實相。對離婚感到不適,與其說是心的疼痛,不如說是滿心怨憤。因為讓人長久倚賴的人離開了。然而,怨憤會讓人忽視分離的合理性。因此,如果執著於過去的感情,我們就會錯過一次成長的機會,也會阻礙新生活的開展。

純粹

感受不到純粹的快樂,或認為幸福需要苦難來襯托,都是無意識的表現。純粹的快樂源自意識的成長,不會參雜痛苦。然而,對於意識來說,其實每一刻都可以成長。因此,只要接受和欣賞生命的每一刻,我們就能意識到自己的滿足,並感受到幸福。

群體

人類不僅群體生活,更是情感相連。一個人的悲苦會牽動一群人,一個人的危難有可能讓其他人涉足危險。即使死亡也不僅僅是自己的事。死者的意識已經離去,為死者忙碌的卻是其他活人。

家園

僅僅是靈魂伴侶,並非真正的愛情伴侶。以找到靈魂伴侶做理由,來否定當下的婚姻,不如發展真正的愛情。在真正的愛情中,彼此既是全面的生活伴侶,也是靈魂伴侶。因此,我們能夠安頓身心,共同建設一個理想的家園。

廢話

無論多麼親密,兩人都不會變成一個人。這當然是一句廢話。然而,能夠認清這個事實,我們才能確定感情的發展方向。正是因為兩個人有距離,我們才要努力做到休戚與共、親密無間。這是隱藏在廢話背後的重要道理。

收穫

真正的愛情不僅沒有任何悲傷,更會有刻骨銘心的快樂。感受到相親相愛的喜悅,體驗到人生世事的奇妙,我們從此知道自己獲得了幸福。因此,對幸福的意識,就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收穫。

疑問

如果我們相愛,就會十分欣賞關係中的一切。因此,一旦感到自己的庭園沒有皇家花園美,或者自己的伴侶沒有螢幕上的明星美,就意味著不太欣賞自己的關係。愛中的美,並非僅僅在於外貌,而是對內、外、身、心的綜合評價。當抽出關係中一部份與外界作比較,就意味著我們對它的價值產生了疑問。那麼,這個關係是否真正的愛情,也成了疑問。

感恩

一個人之所以會感恩,是因為得到了他真正需要的東西。每個滿足的人都會感恩。因此,要求別人感恩毫無作用。我們反而需要意識到,滿足別人的真正需要,才是真愛。

活著

我們只能為自己而活,為別人或別的甚麼而活,都是虛偽的。因此,只要想通活著的意義,我們就會盡力好好地活著。這需要我們思考。首先想通自己是誰,然後想通自己是甚麼。這樣我們就能理解如何更好地活著。

培養

生命是一個培養靈魂的環境,在其中我們不斷更新自己。正因為如此,孩子們的靈魂是自己來到世上的,而不是父母將他們帶到世上。我們能夠影響孩子的生命,但無法創造他們靈魂。他們自己創造自己。

壓力

有時外界的氛圍會形成一種壓力,迫使我們追求精神上的目標。然而,精神不同於物質,無法從外界獲取,只能靠自己學習和培養。越是努力去追求,精神上的目標也越難到達。因此,我們需要放下這種追求。只需解答自己心中的所有疑問,我們就會感到精神上的滿足。

情義

仗義疏財是情義圈的規則。你幫我、我也幫你,不能計較利益多少。有些關係的利益難以量化,必須以情義圈方式運作,例如好朋友關係。仗義可以視為彼此深度的信任,相信這次幫助對方,下次對方必會回報。然而,在愛情關係中彼此是一個共同體,所以不求回報。

需要

人的需要都是自然的。除了食物,性是最原始的需要。婚姻已經比較文明,成年後只需要有勇氣就可以成婚了。然而,維持一個沒有愛情的婚姻,卻會造成長遠的不幸。因此,我們必須關注自己的原始需要,讓它們納入意識的掌控之中。

欲望

精神上的需要是更強烈的需要,它就是欲望的根源。有需要是好事,那是進步的動力。然而,精神上的需要是無窮的,我們對這一點應該保持意識。一旦壓抑生命的需要,我們就會將它變成精神上的需要,讓心靈變得空虛。這時候,欲望就會滋生。

貪欲

貪欲是萬惡之源。然而,能對別人的貪欲有同理心,我們就能降低自己的貪欲。我們在理性的時候,更有抑制欲望的能力,因為更有能力去滿足自己的需要。

同情

人不缺情感,缺的是理智。很多時,同情別人為的是讓自己好過一點,因為我們對別人的痛苦會感同身受。其實我們也需要別人的同情,所以需要尊嚴。然而,尊嚴是一種無法量化的利益。唯有以同理心代替同情心,理智地幫助別人,做到真正的利他,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尊嚴。

困境

有足夠的意識,就能做到當局者清。那些痛苦的當局者,必須找到自己受苦的原因,才能真正減輕痛苦。當局者無法變成旁觀者。因此,在痛苦時我們不僅需要觀察,更需要思考,這樣才能把握機會走出困境。

幽默

在危險關頭幽默,是對危險的輕視。即使在危險過去之後才幽默 ,也是兒戲 。將幽默與危險聯繫起來,就會增加將來的危險。兩者不應該有聯繫的。 受了致命傷所作出的微笑,表達的只是一種極度的無奈 ,毫不幽默 。致命傷很可能是對危險幽默的結果 。

自嘲

自嘲是對心虛的掩飾,是自我的虛偽表演。這是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。因此,傻瓜不懂得自嘲,有意識的人無需自嘲。意識到自己和環境的真實情況,我們就不會心虛。這讓我們願意擁抱當下的一切。微笑著表達自己的接受,比自嘲有用得多。

大限

大限意識是一種危機感,能使一些人拋棄自我、重拾童心,讓心態變回單純。如果人到中年還沒有這種危機感,踏入老年就會感到太突然,難以接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