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事 7月 29, 2013 做事漫無目的,更可以隨時放棄,這會讓人誤以為自己很自由。當然,設定了目標就容易感到痛苦,即使為健體而走路也會這樣。然而,為了一個合理的目標,無論成功或失敗,做事的過程都會有所收穫。因此,受點痛苦也值得。 詳細
貪心 7月 29, 2013 貪心有時也能導致財富的累積。因為貪心也會讓我們走進精神世界,獲得創造財富的力量。然而,在擁有財富之後,如果不能擺脫貪心,就有機會變回一無所有。因為貪心始終會讓人的理性受到蒙蔽。 詳細
財富 7月 21, 2013 財富可以填滿貪婪的心,也可以撫慰恐懼之情。絕對地說,一旦滿足了生存的需要,財富就剩下這種作用了。貪婪與恐懼都是人之常情,對錯只在於獲取財富的手段。因此,擁有足夠的理性和意識,我們才能為真正和長遠的利益著想,反之就會損害自己的生命。 詳細
夫妻 7月 21, 2013 夫妻離異,與彼此是否有親情的感覺關係不大,關鍵在於是否有愛情的感覺。然而,無論是否有親情的感覺,離開沒有愛情感覺的夫妻關係,都是理性的決定。親情的本質是倚賴。沒有愛情的夫妻關係,會讓彼此無法感到幸福,進而對身心產生大量負面影響,因此是不道德的關係。 詳細
享受 7月 14, 2013 金錢是享受生命的工具,但享受生命也不是最終目的。金錢讓人能夠享受生命,這種享受只是一種高級的動力,使人為未來更努力奮鬥。旅遊嗜好者與懶惰的漁夫一樣,他們都把有限的享受當成了人生的目標,而沒有著眼於生命的繁衍和連結。 詳細
思考 7月 14, 2013 運用正確的思考方法,思考時才能讓身體更健康。錯誤的思想會對心理有負面的影響,進而影響行動並損害身體。學習邏輯和批判式思維,並培養注意力,不斷思考和實踐,正是強身健腦的好方法。 詳細
理性 7月 14, 2013 動物不知道自己需要甚麼,因此逃不出本能的控制。人大約知道自己需要甚麼,所以產生了欲望。並不是理性有壞作用,而是人類的理性仍然不足夠。理性不足,才會以為有不自然之道,又以為有神的旨意,還會產生"約束理性"這種矛盾的想法。 詳細
財富 7月 07, 2013 我們首先要知不足,了解清楚自己的真正需要。追求財富是追求美好的生活,隱含著對長壽的期望,所以財富再多也是不足夠的。也因為如此,不能讓追求財富佔據太多的生命時間,尤其不能損害身心健康。 詳細
孤兒 7月 01, 2013 生命不可能是孤兒,因為萬物就是生命的父母。人更加不可能是孤兒,因為他們能夠成為自己的父母。覺得自己的父母已經變成孤兒,不過是自己內心恐懼的反映。害怕一旦父母離去,自己就變成了孤兒。這種由恐懼演變而來的倚賴之情,並不是真愛。自己努力活好每一天,讓父母安心離去,這才是愛父母的表現。 詳細
倚賴 7月 01, 2013 感到自己是孤兒的人沒有真愛,因為他們想著的是怎樣得到而不是給予。總是覺得自己是別人父母的人也不具備真愛,因為他們未能給予別人自由。唯有擺脫倚賴並給予別人自由,我們才能與別人相愛。 詳細
滿足 7月 01, 2013 如果沒有靈魂的交流,慢慢就會互相討厭。因為彼此都變成對方尋找靈魂伴侶的障礙。除非不再渴求精神上的滿足,否則討厭還可能變成恨。然而,精神上的不滿足,又必然會引起其他方面的欠缺。因此,我們從一開始就應該找一個靈魂伴侶。也唯有靈魂伴侶,才能成為全方位的生活伴侶。 詳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