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顯示從 2017 起發佈的文章

美感

美感是想像力的作品。我們以映入眼簾的光線為題材,想像一個人美好的內在狀態,構成了這個人的氣質。看到這些光彩和神韻,我們感到美好。我們可能進一步想像去佔有,也可能想像去給予。然而,因為害怕真正的付出,我們可能想像過後就放棄了。可見,恐懼會破壞我們的美感,讓我們錯過體驗和理解的機會。

想像

享受是精神上的事情。因此,吃飽飯仍不能稱為享受,有時反而是難受。享受需要想像力,但更需要意識。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自由時,才是真正的享受。

深愛

愛和自由是一致的,前提都是無需選擇。也就是說,無需在人群中選擇一個人,我們才擁有真正的自由。這時候,拒絕一個人亦無損我們已有的自由。然而,在這種自由的狀態中,我們有能力愛任何一個人。而且,一旦愛上了,我們也無須再次選擇。因此,我們從深愛中獲得了更大的自由。

寧靜

寄居在奔波的身體裡,被起伏的情緒所包圍,我們真的難以平靜。如果我們找到一條通往寧靜的道路,就可讓身體不再奔波,情緒不再起伏。然而,我們只能在精神世界尋找這條道路,所以邏輯思維是唯一可用的工具。

喜歡

當我們獨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,那些喜歡和我們在一起的人,就無法和我們在一起了。因此,彼此喜歡一起做喜歡的事情,才是真正幸福的所在。幸福和自由是一致的。當彼此一起做喜歡的事情,我們就會無牽無掛,感到無比的自由。

滿足

欲望是無法被滿足的。發展高級的欲望,只會令欲望變得更多和更強。唯有滿足生命的需要,我們才能將欲望降低。生命的根本需要是相愛,是一種緊密的連結。唯有這種連結,才能讓生命永遠生生不息。

安頓

真正的安頓源於自由和幸福,而不是來自生活對我們的吸引力。自由意味著我們不再恐懼死亡,超越了生命的限制。幸福則意味著我們已經圓滿,實現了生命的價值。因此,只有當我們在生命死亡的當下仍然安頓,才表示真正獲得了自由和幸福。然而,我們必須首先建立完整的意識,從而擁有一個真正的自己,才能體驗這種安頓。

獨處

不處理任何事情,我們才是真正獨處。不關注外部環境,與外界也沒有精神上的交流,只是一個意識存在著。在這種存在狀態中,我們仍然可以思考,意識仍然可以成長,因為我們有記憶。因此,我們仍然可以不斷獲得喜悅。然而,能夠安頓在這種獨處狀態中,卻說明我們是真正連結著的。一旦感知生命的需要,我們就會立即離開這種獨處狀態。

核心

工作和生活的真正核心是靈魂。這個靈魂可以是一個"我",但最有活力的是一個"我們"。圍繞著這個充滿活力核心,我們就會有持久熱愛的工作和生活。然而,最穩定的"我們"是兩個人相愛的組合,就像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原子核一樣。"我們"像原子核,其他家人或朋友像電子。這樣的小集體充滿活力,並可以組成任何大集體,乃至形成改變世界的強大力量。

情感

重視理性,並讓情感與理智相結合,我們才會有真正的靈魂。只追求情感滿足,會使靈魂變得更虛幻。如果只關注那些有好感的事物,我們就會變得頹廢。追求情感的心態很像追逐名利,都是過份關注身外物。然而,我們的感性已經很發達,應該更多追求理性的發展。這樣才能更快找到生命或靈魂的出路。

道德

道德素質取決於意識形態,意味著取決於智慧。因為不同的意識形態,反映著不同程度的智慧。高度的智慧源於自由的意識。然而,真正的道德,卻是一種給予別人自由的意願。

經歷

態度、取向、思考和行動,組成了我們的經歷。然而,正確的態度、準確的取向、積極的思考,以及穩步的行動,都需要以生命的利益為依歸。因此,實現人生的使命和價值,我們就會感到滿足。當我們放下一切外在的追求,就能感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。

進取

多一份超脫,就會少一份進取,這樣有好處。過份的進取對享受人生有負面的影響,因為進取會讓人太關注目標,並忽視過程中的感受。然而,如果不能充份享受人生,也會導致過份的進取,落入一個惡性循環之中。

理解

明白互相理解的困難,就會知道理解是愛最重要的元素。當我們有興趣去理解身邊的事物,就會努力去理解別人,並努力讓別人理解我們自己。唯有深刻的理解,才能滿足彼此真正的需要。

尊重

維持普通的人際關係或社會秩序,有賴於互相尊重。尊重是愛的基礎,愛是最大的尊重。因此,維持緊密的人際關係有賴於相愛。

時光

最美好的時光,是遇到喜歡並願意為之付出的對象,又正好擁有真正的給予能力。最奇妙的結合,就是兩個美好時光的融合。奇妙的結合,將會創造出相愛的奇蹟,而相愛又不斷創造更美好的時光。

邏輯

愛情是對等的相愛。因此,將對方當成孤兒來呵護,就是貶低對方。這會造成彼此不對等,並將感情變成倚賴和溺愛。這意味著,有意識地追求真實,我們才能符合愛情的邏輯。

延續

生命的意義在於追求個體的延續,從而達致生命整體的永存。生命整體的存在和擴張,將為宇宙帶來無窮的活力。這是宇宙持續發展的保證。

證明

愛情本質上是對等相愛,而不是一種對待弱小者的感情。單向付出的感情是同情心或同理心,也包含著愛的元素。然而,互相喜歡,並給予對方真正需要的東西,才能被證明是真正的愛情。

寬容

相愛不會產生嫉妒,所以也不需要寬容。嫉妒是佔有欲的產物,也就是由不相愛引起的。相愛永遠是是兩個人的事。一旦涉及第三者,我們就能看到彼此無法相愛的真相。

約束

愛情和自由,兩者的真實性都體現在無需選擇。真正的愛情不僅享有選擇的自由,更享受免於選擇的自由。愛情增加了我們的自由。可見,愛情和自由是同等的。

安排

卸除內心的全部偽裝和盔甲,我們就能進入真正的愛情。在愛情中,我們無需偽裝和盔甲的保護,因為特別有意識。這時候,我們與動物的差距最大,與神的差距最小。因此,愛情的發展就是一個從動物演變為人,再從人變為神的過程。最終,我們從動物繼承下來的所有行為型態,都會打破本能和習慣的限制,變成意識作出的安排。

穿越

我們只需學會與一個人連結,就等於學會與其他人連結,因為每個人的靈魂核心都一樣。雖然靈魂的外圍千差萬別,但愛就是穿越這些外圍的萬能方法。

親愛

相愛的人感到彼此是世上最親的人,所以呼喚對方"親愛的"。愛情是最高級和穩定的感情,無法再轉化為別的感情,所以也無法升級。然而,真正的愛情是靈魂的相遇,它會不斷發生,直至生命結束。因此,只要靈魂永恆,愛情也會永恆存在於世上。

變化

如果需要將事情做到盡善盡美,我們可以在事情中增加一些變化的元素,讓自己獲得更多快樂。如果做事沒有快樂,我們就會變感到痛苦,讓一切努力都變得消極。雖然痛苦仍可促使成長,但生命的代價也會變得太高,甚至得不償失。

享受

滿足於精神上的收穫,是安於簡樸生活的前提。如果缺乏精神上的快樂,我們就會追求物質上的享受,否則生活就太單調了。然而,簡樸的物質生活,加上豐富的精神生活,更有利於健康和長壽。這需要我們建立一個相愛的關係,才能真正過上這種神仙般的生活。

距離

人與人的距離必然存在,所以彼此努力的方向是消除隔膜。然而,相愛的距離就是親密無間。因此,當彼此無法拉近距離,就意味著兩人無法親密,並不是相愛。

依據

認為自己的存在沒有依據,是將未知當成已知。這種想法是一種思維偏差,會使人產生的孤獨感。生命是互相依存的,別的生命存在就是我們存在的依據。大自然就是生命的依據。

庸俗

父母並不滿足於一個初生的嬰兒,因此寄望於它的未來。父母的期望如何,也是孩子日後是否庸俗的重要環境因素。然而,孩子也很可能認為父母庸俗。也由於這樣,他們更需要創造一個新世界。

節日

節日讓簡單的生活變得豐富一些,又讓有情人更加親密。然而,相愛的人不會期待節日。觀察對方意識的成長,以及身體的變化,彼此一起慢慢變老。守護對方的健康,協助對方獲得更多自由,彼此一起幸福生活。因此,相愛讓人每天都值得慶祝。

兩性

實際上,只要真心需要對方,兩性就能成為一個緊密的聯盟。然而,在無意識的階段中,兩性卻往往變成競爭者,並將對方當成一種資源。因此,唯有充份意識到彼此的存在價值,兩性才有可能真正連結,並達至生命的共享。也唯有共享,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和平、自由和幸福。

美好

美好的感受只建基於不斷變化的事物。我們嚮往永恆的生命,正是因為生命每一刻都在變化。然而,永恆卻意味著停滯、壅塞和固化。因此,我們應該放棄對永恆的生命的嚮往,轉為追求永恆的靈魂。唯有靈魂能夠打破矛盾,永恆地變化。

深愛

真正的深愛是平等的相待。意識到彼此都是獨立的人,我們才會有成熟的感情。太在乎被愛或太強調愛別人,都是孩子氣。彼此能夠獨立,但彼此都心甘情願給予對方。唯有這樣的感情能發展為愛情。

渺小

曾經有一個獨特的生命存在於宇宙,這件事雖然渺小甚至虛幻,但卻永遠抹不去。然而,在宇宙中曾經有無數生命連結在一起,又是偉大和真實的事情。正是渺小和虛幻的生命,成就宇宙中偉大和真實的建設。

傳播

智慧是最全面的知識。它包括如何運用知識,以及如何保持選擇知識的自由。因此,傳播這種全面的知識,就是以智慧去創造更多的智慧,讓更多人獲得自由和幸福。

尋找

顯然,愛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,但孤獨卻是。可見,無愛使人孤獨,而孤獨又讓人尋找被愛。然而,唯有意識到別人的孤獨,起始一個尋找孤獨者的旅程,並透過解除別人的孤獨,我們才能最終解除自己的孤獨。

欲望

生命需要活下去,這意味著所有生命都害怕死亡。正是這種恐懼造成我們的各種欲望,淹沒了生命真正的需要。要活下去我們就需要足夠的食物,但吃得太多卻會縮短壽命。欲望可以讓人不餓也吃。可見,欲望不僅不同於需要,更會阻礙我們滿足真正的需要。

老化

生命是隨著時間向前發展的。因此,希望回到過去,是內心隨身體一起老化的跡象。然而,我們的靈魂自帶返老還童的能力。只要我們繼續提升意識,積極面對和預測未來,就會再次變得年輕。

理解

我們需要理解甚麼是幸福,才能開始體驗幸福。我們往往只知道快樂,所以不斷追求快樂,更將快樂變成一種束縛。一個痛苦的人也會有快樂,但不會幸福。幸福與自由密不可分,因為幸福包含著對時間和空間的滿足感,也是對成長的感知。因此,解除所有痛苦和束縛,我們才能讓幸福留駐在心中。

失敗

無數的成敗組成了我們的人生經歷。如果總是失敗,人生就是失敗的。然而,真正的愛情永遠處於成長的狀態,直到生命終結。這意味著不斷的成功。可見,失敗了的感情,肯定不是真正的愛情。真正的愛情,必定成功。

享受

對失去自由的人來說,獨處是一種享受,因為這時自由反而多一點點。而對本來自由的人來說,孤獨就是一種禁閉和懲罰,因為失去了交往的自由。

新鮮

貪圖新鮮感,肯定不是愛情,因為忽視了熟悉感。這兩種感覺表面上有衝突,實際上相輔相成。新鮮感包含著濃厚的熟悉感,是我們十分熟悉的一種感覺。因此,愛情是由熟悉感引發的,而不是新鮮感。我們需要認識這一點,才能與別人真正相愛。

真理

幸福是真理的展現,因為它充滿了善和美。因此,將不幸福說成是追求真理的結果,是自欺欺人。除了自然災害,任何不幸都意味著我們所追求的目標有偏差。即使是意外,也表示我們的意識很不足夠。因此,幸福又體現於意識,意識就是生命的真理。

駕馭

與生命相比,世上其他東西似乎無足輕重,但生命卻由這些東西所成就。沒有物質,精神無可託付,生命更是我們無法離開的軀殼。因此,我們唯有駕馭著生命,讓它更健康長壽,直到我們能夠離開的那一刻。

靈術

藝術、技術和魔術,都不是愛情的境界。真正的愛情澄明、理智和真實,是一種"靈術"。靈魂的藝術,是一個宏偉的建設,包含著靈魂融合的技術。它是精神世界影響物質世界具體表現,就像魔術一樣,將兩個獨立的個體,緊密地連結為一個自由和靈活的整體。

健康

經歷過孤獨,並且在當下已經不孤獨,這樣我們才會心理健康。一直孤獨心理會被扭曲。當孤獨成了習慣,要走出孤獨就變得很難。而且,年紀越大越難走出孤獨。因此,我們必須儘快走出孤獨,讓自己能帶著幸福完成最後的人生。

攜手

單向的感情不僅無法消除孤獨,更是孤獨的原因。唯有相愛,彼此的攜手才能增加走向幸福的力量。否則,這種攜手將會造成很多衝突,並使彼此失去自由。

規律

將宇宙規律簡化為生活的小道理,或從生活小事看到宇宙的規律,都是深刻的智慧。化繁為簡和見微知著,這種智慧就是意識的體現。然而,如果沒有經過困難的磨練,以及挫折的洗禮,我們也無法擁有一個完整的意識。這個意識,更寄託著我們對自由的期望。

矛盾

愛是生命力的體現,所以有愛就不會孤獨。享受和愛是一致的,都是對生命的促進。因此,享受孤獨是一種矛盾心理,是一種無奈和自我安慰。

老去

絕望源於不合理的期待。因父母老去而絕望,意味著期待父母永不離開。將父母離世視為變成孤兒,只是在投射自己的恐懼。愛是給予自由。因此,過好自己的生活,讓父母放心老去,才是對他們最深的愛。

軌跡

一個際遇決定不了人生的軌跡,而無數的際遇又會讓軌跡有無限的可能。人是有意識的生命。因此,我們無法從當下的際遇倒推一個人的經歷,也無法從經歷預測一個人的未來。只有無意識的生物,才會受到命運的束縛。

詩意

哲學可以理性地表達詩意,詩歌可以感性地表達哲理。真正的詩意蘊藏在哲理之中,真正的哲理給人源源不絕的詩意。因此,哲學和詩歌可以融為一體,引發我們對宇宙和生命的思考,並發揮無窮的創造力。

自在

自在不是無所事事,而是認識到自己的存在價值。因此,一旦缺乏價值感,我們就會感到焦慮和緊張。我們不一定要有偉大的功績,但必須有意識和有創造,才能活得自在。自在的真正含意,就是認識真正的自己。

需要

欲望是一種附加的驅動力,讓生命無法停止追求,為滿足生命的需要提供保障。然而,欲望會讓人過量地索取,反過來損害了生命。因此,有意識地滿足需要並減少欲望,對生命更有益。無須擔心欲望消失會使人無聊,只要明白人生的意義,我們的生活就會多姿多采。

保障

生命最基本的特徵是需要和創造。需要是創造的動力,創造是滿足需要的方法。我們的需要有時無法被滿足,所以變成了比生存更重要的大事,這件事就是欲望。當欲望取代了需要,生命就被扭曲了。這樣,生命也會偏離真正的目標。有時候,我們會將欲望視為對需要的一種保障,並將否定欲望視為否定保障。這就是欲望在作怪,是一種將欲望合理化的表現。然而,即使欲望合理,它也只是一種虛幻的需要。

了解

無法了解環境,我們就會冷漠、厭倦或反抗,但這些都是幼稚的表現。我們首先需要有了解的意願,但這又意味著接受。然而,能夠理解才表示對環境有意識。具備成熟的意識,我們才能與環境融合,影響或改造環境。

浪漫

浪漫本來就有虛幻的性質,很容易被用作商品推銷。然而,被煽動起來的情緒是真的,這又推動了消費和生產。虛幻和真實的分界有時很模糊。只要我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豐富,虛幻的東西對真實世界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。唯有高水平的意識,才能正確分開虛幻與真實。

成熟

只要理智成熟,我們在政治上也會成熟。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生活,是理智成熟的表現。然而,盡可能讓所有人以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生活,才是政治上的成熟。這是以自由為本的政治。也唯有重視自由,我們才會有一個成熟的社會。

黑洞

如果必須將痛苦記在人生帳本的收入欄,我們應記入負數。歡樂能創造利益,因為降低了生存的成本。痛苦創造的是虧損,因為它讓我們更難生存。如果一個人過於忍受痛苦的煎熬,心靈就會變得像一個黑洞,無法被滿足。因此,我們必須具備被它吞噬的勇氣,才能通過這個黑洞連結到幸福的宇宙。

接受

過度嚮往獨立自主,很容易變得狂妄自大,因為這是一種自我中心。該留意輿論時留意,該獨立思考時獨立,有意識才能建立真正的自信。無論是功利還是交換,我們都可以接受,重點在保持意識。擁有一個自由的心態,我們自然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。

糊塗

在人生畫布上,我們所畫每一筆都可以虛幻或真實。正是所畫的每一筆,成就了我們的悲和歡。虛幻的一筆會讓我們悲痛,真實的一筆會讓我們歡樂。悲痛是因為糊塗,歡樂是因為意識到世界的真相。人生的收益多少,幸福與否,都是我們在這張畫布上一筆筆地畫出來的。

童話

必須培養真愛,我們才能在心理上離開原生家庭,真正獨立於世上。人際間的衝突,原因大多是互相倚賴。這也許是喜劇,但更多的是悲劇。因此,我們應該協助孩子真正成熟,讓他們嚮往與另一個平等人的親密連結,而不是父母的懷抱。透過相愛,他們就能像童話中的王子和公主一樣,幸福地生活。

總結

如果不懂得如何反思,即使每天反思也會徒勞無功。反思並不是後悔,更不是拒絕接受現實,而是總結過去的經驗,預測未來。因此,首先需要反思的是,我們自己到底是哪一個。這又涉及人生的目標、價值和意義。透過這種反思,我們將會更清晰地規劃自己的生活,更專注於每個當下。

遊戲

真正的愛情本來就十分穩定,有沒有婚姻都一樣。婚姻只是一個讓彼此更親密的遊戲。然而,假愛情一旦進入婚姻,就會露出本來面目。因此,婚姻又是愛情的試驗場。

力量

認為有救世主存在,渴望自己被拯救,意味著無法獨立。認為自己能拯救世人,可以當救世主,是自大狂妄的想法。然而,任何事情都只靠自己,也不是好辦法。我們連結起來才有足夠的力量。

嚴肅

嚴肅是思考的障礙,因為嚴肅是一種束縛。嚴肅地思考人生,人生就會變得沉重。然而,活潑地思考人生,人生卻會變得輕鬆。我們無法違背嚮往自由的天性。因此,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目標,保持與生命的目標一致,我們就會自由自在。

自我

愛情能使人發現自我,主要是發現自己的習慣。如果認為發現了自己的好東西,即表示離愛情很遠。習慣是靈魂的外殼,會阻礙彼此融合,所以不擺脫習慣是無法實現愛情的。愛情的最終目標不在於彼此擁有相同的習慣,而在於彼此擁有自由。去掉自我是一件好事。然而,我們必須首先發現它。

事業

獲得自我認同,是愛情或事業的一個重要價值。然而,除了精神上的東西,愛情或事業還能滿足物質上需要。愛情更多精神上的收穫,事業更多物質上的收穫。因此,我們可以將愛情與事業統一起來,視愛情為最大的事業。若事業能夠精進,人生就會圓滿。

豐富

真正的豐富表現在給予上,而不是獲取。心靈也一樣,能給予別人自由才是真正的豐富。這也反映出我們自己的自由。因此,不擔心缺乏,並勇敢地付出,我們反而能夠變得更豐富。

距離

人是獨立的個體,人與人之間必有距離。即使身體沒有距離,心靈也會有距離的,所以努力保持距離即表示已經厭倦對方。然而,人是不斷變化的,愛情也能讓彼此不斷成長和進步。只要彼此不斷拉近距離,就能不斷發現對方,從而不斷發現新的自己。

享受

人是理性的生物。這不僅是一個生老病死的循環,還是一個靈魂的搖籃。如果將身體的基本需要當成最好的享受,我們就會將自己當成動物。然而,大部份人都不希望這樣。因此,如果有一個人認為吃飽就是享受,那就表示他常常挨餓。我們需要同情和理解這個人。

放下

所有未完成的事情會變成負擔。人生有無數事情,如果不盡力處理好,內心的包袱就會變得沉重。因此,理性地選擇、專注地完成,或者果斷地放下,都可以讓人活得輕鬆。

苛求

不是因為建立了關係才產生需求,而是因為有需求才建立關係。對親近的人有所需求十分正常,所以重點在於彼此理解。如果無法被滿足,或不想滿足對方,那麼需求就會變成苛求,表達不滿也會變成苛責。

婚姻

婚姻幸福的條件是相愛。不相愛的婚姻讓人失去自由,所以是痛苦的。舊時代的人不認識這一點,終生忍受痛苦而實現白頭到老。現代人知道得比較多,比以前的人少一份執著,所以離婚是一個可接受的選擇。可見,文明不會讓人更不幸,反而會讓人更明白甚麼是幸福。能夠理解幸福,我們就有機會感受幸福。

無助

幻想世上有造物主,並不是因為無聊,而是因為無助。也許,我們可以將無聊視為一種無助,因為感到生命力無處發揮,才會感到無聊。這也真是很無助的。

需要

我們不是完全的精神個體,所以沒有完全精神上的愛情。因此,我們也會尋求身體上的滿足。然而,只求滿足自己的需要,並不是真愛。互相給予才能創造真正的愛情。

開心

人生經歷中最重要的是相愛,因為有愛情才有完整的人生。實際上,工作服務於愛情,所以有愛情自然會有熱愛的工作。因此,只要帶著愛,即使是不喜歡的勞動,也會讓人做得開心。這時我們的身心是一致的。

匹配

兩性對愛情的需要是同等的,一夫一妻制的出現就是例證。在創造愛情的過程中,自由和幸福也跟著誕生。彼此進入真正的熱戀,能為相愛打下非常好的基礎,下一步有賴於彼此對愛情的意識。認為世上與自己匹配的伴侶只有一個,或隨便一個皆可匹配,都會導致不幸福。前者太執著,後者太隨便。愛情是彼此一起創造新世界。然而,這些創造是彼此有意識地選擇的,也是唯一的。

競爭

排他反應是真正愛情的自然現象。在真正的愛情中,彼此利益一致。因此,彼此不是為自己的利益排斥競爭者,而是為共同的利益排斥競爭者。不是排斥自己的競爭者,而是排斥雙方的競爭者。

改變

如果意識不足,支配我們行為的因素可歸結為習慣。一個執著的人,無論環境如何改變,仍會守住自己的習慣,所以他的行為比較容易預測。然而,人也是善忘的,有時一些突發的事情就能讓人忘掉幾十年的習慣。因此,堅持認為別人不會改變,也是一種頑固的習慣,是意識不足的表現。

做人

綜合做事的方式和方法,我們就能知道如何做人了。做人就是做事,講道德也要講效率,還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生命。道德與效率本來沒有衝突,良心與生命也沒有衝突,因為它們是一致的。然而,錯誤的思考將它們割裂,導致了衝突。

空檔

當我們正在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,是沒有時間兼顧其他事情的。唯有在事情告一段落,我們才能切換。這意味著,時間就是我們切換事件時的空檔。我們在同一時期處理的事情越多,空檔就會越多,所以時間也越多。這時我們感覺過得越快。反過來,如果我們在等待時太焦急,變成只關注一件事,就會感到時間過得慢。可見,盡量多做有益生命的事情,就能延長壽命。

賺錢

賺錢必須付出時間甚至生命,除非能將賺錢與人生目標相結合,否則兩者必有衝突。因此,對大多數人來說,如何賺錢是十分傷腦筋的問題。對年輕人來說,把握機會培養自己的創造能力,就是打好賺錢的基礎。

職責

父母養育孩子是單向的付出,是天然的職責。因此,父母不應該與孩子談報酬,因為這個職責即使沒有報酬也要履行。雖然從孩子的角度看,父母的恩情深如海,但養育孩子是父母難得的成長機會。

成熟

意識成熟是人生真正成熟的標誌。這種成熟會孕育新的好奇心,使人快速成長。對痛苦的承受力、豐富的精神世界,以及對物質世界的好奇心,這些都是發展智慧的正面因素。然而,若沒有足夠的意識,智慧也難以發揮。

安頓

和諧源於擁有真正的愛情,相愛會讓人安頓。建立人際關係的初衷都是追求安全和穩定。然而,如果沒有愛情,即使婚姻關係都不牢固。除非有外力的加持,否則缺乏愛情的婚姻必定脆弱。愛情由喜歡、了解、關心和尊重所構成,所以是最牢固的婚姻基礎。因此,婚姻是對愛情的驗證。幸福的婚姻,是在愛情基礎上建築的高樓。

獨處

內心焦慮就會害怕獨處,因為所有問題都需要獨自面對。焦慮的原因是自信不足。因此,我們需要鼓起勇氣,為自己創造獨處的機會,直面問題和思考解決方法。這樣能培養獨立,為發展親密關係做準備。

團結

在快樂或順境中,我們的自我仍然會讓內心起衝突。與良心不同,自我有很多個,所以經常發生衝突。只有在痛苦或逆境中,我們的內心才會統一,出現一個良心。這個良心是對幸福的渴望。它會讓所有自我團結起來,一起克服困難。

被愛

如果沒有人愛仍能活得快樂,就不需要被愛了。然而,如果需要被愛,我們也需要明白愛別人的道理。被愛是無法向外界要求的,它是我們愛自己的一種反映。我們越懂得愛別人,就越容易被愛。只要每個人都能這樣想和做,相愛就不會是一件難事。

感受

如果愛情只是一種主觀感受,就不可能產生有關愛情的理論。缺乏理論的指導,我們的實踐也會缺少根據,無法在快樂中成長。因此,我們需要先嚴謹地定義愛情,然後去發現對象,一起培養愛情。

滿意

不知道自己的需要,我們就會得過且過。然而,如果訂下應該要甚麼,我們又會不滿意。"應該要甚麼"就是不滿意的原因,因為太主觀。其實,我們應該思考是否真正需要,以及能否滿足需要。只要這兩者保持一致,我們就會滿意。

精神

沒有生命,也沒有精神世界。精神世界是物質世界的反映,因為脫離了物質我們的精神無法存在。因此,即使在夢中,我們看到的情景都與物質有關。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可以影響行為,進而改變環境,這也是精神服務於物質的現象。然而,精神與物質也是互相促進的。當我們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,也會有強大的物質創造能力。

羨慕

能力與機會是相輔相成的。對某些事物例如愛情,如果感到自己亦有能力創造,就會羨慕創造者。只有在感到自己沒有能力的時候,才會產生嫉妒和恨。然而,每個人都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。因此,只要我們願意付出時間和努力,就能變成一個創造者。

人生

活著是一個連結的過程,也就是在世間建立種種關係。人與人的關係最重要,所以處世和做人是人生哲學中最重要的部份。然而,相愛是關係的重點。因此,人生哲學的本質,是對如何相愛的思考。

處世

孤獨者無法真正感受自己的優秀,因為他的優越感被孤獨感掩蓋了。孤獨感會讓人錯覺自己不被世界接受。孤獨者也想到出世。然而,除了死亡,人無法離開這個世界,所以無論出世或入世都是處世。因此,孤獨感太強烈會導致自殺。

品質

生命的本質是生存,而高品質的生活對生存有利,所以我們重視生活的品質。靈魂與身體是一起生活的。因此,是否感到自由,是判斷生活品質高低的標準。能夠感到自由,說明生活能讓我們的提升意識,並讓靈魂變得豐富。

旅行

不經歷過一起旅行,有時會不知道彼此是否稱心。因此,彼此必須經過長時間相處,才能發展愛情。透過深入的了解,彼此才能給予對方需要的東西。然而,如果知道不稱心卻仍然一起旅行,則很可能是被迫的,繼續發展就會有不好的後果。

朋友

我們沒有隨時出現在朋友身邊的權利,而我們的朋友也沒有權利要求我們一定要出現。然而,願意給予對方最多權利,彼此就是最好的朋友。因此,盡量依照朋友喜歡的方式相處,才是對朋友最大的尊重。

上帝

有合理的信念,我們的心靈就能自由。因為我們敢於直接面對上帝。無論如何說話,我們都直接表達自己的心聲,而無需考慮上帝的看法。無論如何行動,我們都為自己負責,而無須上帝負責。大自然就是上帝。因此,唯有相信大自然,我們才能真正離開大自然,並收穫自由的果實。

懷疑

理性是大自然贈予人類最珍貴的禮物,所以合理的信念就是信賴理性。除去理性,人類就和其他生命一樣,逃不出命運的束縛。然而,我們必須懂得懷疑,才會有真正的理性。

病態

毫無建設性或具有破壞力的私心,並不是真正的自私。它是由病態心理形成的假自私。這種私心讓人關注一個虛假的自己,而忽視自己的真正利益,所以最終會毀滅自己。唯有認識到自己的真正需要,並與別人一起去獲得滿足,才能讓私心變得合理,擁有真正的自私。

經驗

對於豐富的靈魂,孤獨應是一種過往的經驗,而非當下的感受。孤獨意味著殘缺,缺乏圓滿的感覺,也就是不夠豐富。然而,豐富的靈魂已經與其他靈魂相融合,不會再感到孤獨。

身體

人生的所有痛苦,都源自靈魂對身體死亡的恐懼,因為靈魂離不開身體。駕馭身體的是靈魂,熱愛生命和享受生命的也是靈魂,也只有靈魂能夠連結和融合。因此,這種恐懼是合理的。然而,如果不再害怕,靈魂就可以更深刻地體會生命的每個片刻,即使是身體死亡的一刻。這種毫無恐懼的體驗是平靜和高效的,能極大豐富靈魂的內涵。也唯有快速成長,靈魂才能超越身體的限制。

簡單

不斷關注是否滿足於簡單的生活,我們焦點就會局限在簡單的生活。然而,能夠適應任何環境,我們才能接受一切境遇,將生命的空間拓展得更廣闊。因此,生活的重點不在於簡單,而在於安頓。

不朽

如果知道自己的一首小詩能夠不朽,我們也會感到滿足。然而,想流芳千古卻是一個奢望。在宇宙的時空中,我們只是一個渺小和短暫的存在。即使以健康長壽為目標,我們也必須擁有非常多的智慧才能到達。因此,我們必須活出生命的真正意義,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,才有可能連結到永恆的宇宙。

佔有

將性行為當成一種表示忠貞的儀式,意味著互相束縛。然而,真正的愛情講究的不是忠貞,而是真誠。不帶愛的性行為,目的是佔有或利用。而相愛中的性行為,卻是共享人生的美妙感受。因此,彼此能夠從對方獲得身心滿足,才是真正的愛情。

散漫

自由者放下了自我,散漫者不斷切換自我。自我由本能、習慣和情緒所組成,而我們又有很多不同的習慣,所以有很多自我。然而,散漫所反映的並非自由,而是不專注。這是多個自我引起的混亂情況,是一種干擾或束縛。可見,自我阻礙我們提升意識。唯有放下自我,我們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。

溶液

我們的身體像杯子,靈魂像杯中的液體。我們可以捨棄自己的身體,但無法捨棄自己的靈魂,因為靈魂就是我們自己。然而,我們可以透過感受和思考,讓靈魂不斷成長和豐富,並變成清澈的溶液。這種溶液包含高濃度的意識。當條件成熟,靈魂就能帶著意識離開杯子,獨立存在於世上。

成熟

心靈自由是理性成熟的標誌。如果我們主動適應社會,就不會將自己困在想像之中。不是被迫服從,也不急於打破常規,而是順應社會的需要,不斷創造新事物。透過積極探索和創新,我們可以改造社會,讓社會切合我們的需要。

答案

將夢想當成人生的意義,我們就會感到人生沒有意義。夢會醒來,到時就會感到一切都不實在。生命的意義確實無需向外尋求。我們只須思考"為甚麼活著?"這個問題,並給出一個能自圓其說的答案,就能找到生命最實在和終極的意義:生存與連結。

時間

時間是自己創造的,我們創造事物同時創造了時間。而且,創造的事物越多,創造的時間也越多。看到自己創造了那麼多時間,我們就感到時間過得快。相反,創造越少時間也越少,就會感到時間過得慢。然而,創造與意識正向相關。因此,提升意識意味著我們可以獲得更多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