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顯示從 1月, 2018 起發佈的文章

希望

是否感到時間過得快,取決於是否有想做而未做的事情。如果有就會覺得快,沒有就會覺得慢。雖然,感到一生很短暫,我們就會有遺憾,但感到一生很長更不是好事。因為這意味著只有回憶,對未來沒有希望了。

成長

我們在物質世界的行動,反映著我們的精神活動。對待物質的態度,也能反映我們精神的豐富程度。強調精神上的追求,不僅提醒我們及早準備好應對物質世界的挑戰,也提醒我們物質世界是有限的。我們在精神世界的成長是無止境的。每一次成長都使我們更豐富,又使我們繼續成長。因此,成長是我們在精神世界的唯一目標。這個目標同樣指向生命的終極目標∶生存和連結。

穿梭

要活得長久,我們必須穿梭在過去與未來之間,而不停留在過去或未來。活得長久正是身心健康的反映。然而,要真正活著,我們的靈魂或意識必須在場。

童心

除了好奇心,童心還是對自己、別人和世界的信賴。然而,這種信賴是一種自信,不同於孩子對父母的倚賴。這種信賴是對理性和意識充滿信心,對生命和世界滿懷希望。

無心

善心、閒心、平常心,都帶有執著。因此,人到中年最需要的是無心,一切隨遇而安、隨機應變。這樣才能自由。無心意味著擺脫習慣。這樣我們就會有更多意識,老年生活得更舒適。

獨身

獨身並不自由,因為我們需要別人。婚姻是我們的需要,是人性的體現。然而,婚姻有兩種。有愛情的婚姻安頓了身心,讓人自由和安寧。沒有愛情的婚姻則變成一種束縛,而且衝突不斷。

沉默

不能用言語來表達的感悟是虛無的,這時的沉默其實是麻木與逃避。 能夠真正溝通就不會沉默,而會以各種方式交流。因此 , 共享沉默意味著無話可說,或無話想說。 沉默可以是自我溝通的一種模式 ,但不應該用來相處 。

藝術

雖然藝術創作也是創造一種新秩序,但這種創造的效率比較低,更像一種消耗創造力的方式。如果沒有改進真實世界,那麼無論多麼美麗的作品,都會帶著不足和遺憾,美感也難以延續。而且,以藝術的美感為目的,大部份創作最終只會被小部份人欣賞。然而,愛情直接創造一個新世界。因此,如果要將愛情看成一種藝術,也應該是靈魂的藝術。

共鳴

即使無病呻吟,其聲音亦可變成一首音樂。只要互相欣賞,這首音樂也會讓人情緒激動。因此,共鳴是一種藝術。愛情更是靈魂的藝術。彼此的腦海有著同一個主旋律,在節拍中同步,並互相呼應。這種和諧與融合的印記,就是靈魂透過愛情留下的不朽作品。

獨特

獨特的個性並不意味著成熟,很多時更是幼稚的表現。這時候,真實的自我是被封閉著的,顯現的只是習慣和情緒。因此,它並不反映我們的真正特質和需要。真正的成熟的標誌,是大部份時刻都對自己和別人有意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