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錢 9月 23, 2014 金錢只是用來享受好東西的一種工具。如果我們將金錢當成好東西,就會忽視真正的好東西。因此,金錢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,健康才是。我們存放在銀行的金錢不是自己的,在使用的時候才是。我們可以為自己有存款而放心,但不要感到太開心。 詳細
知識 9月 23, 2014 最重要的智力活動不是儲存知識,而是理解和運用,並不斷提升意識。有這種活動,在需要知識的時候,我們也會懂得如何學習或取得。在這個時代,我們已經比較容易取得知識,但提升意識卻需要很長時間,甚至一生也成長不多。 詳細
標準 9月 18, 2014 不幸福有很客觀的標準。只要感到不滿足,那就說明是不幸福。然而,幸福卻很難有客觀的標準。在旁人看來是幸福的人,卻可以感到自己很不幸。可見,人是很難滿足的,除非他擁有了愛,樂意將自己給出去。因此,是否有愛,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幸福的可靠標準。 詳細
滿足 9月 18, 2014 靈魂的滿足在於付出,能夠付出在於能夠得到。重點不在於能夠得到多少,而在於得到之後的能否給予別人。然而,純粹精神上付出和得到,也無法讓靈魂滿足,反而會突顯靈魂的空虛。靈魂需要物質,因為它無法離開物質而單獨存在。 詳細
快樂 9月 16, 2014 要保持精簡的人際關係,就要減少對物質的倚賴。太倚賴物質,是意識不足的表現。這會讓人際關係建基於利益的爭奪,讓我們更像動物。我們更應追求快樂的人際關係。快樂源於美好的感受,是我們精神上的收益。然而,我們不僅無須爭奪快樂,而且意識能帶來持續快樂。因此,讓人際關係建立在意識之上,我們就能超越利益,創造真正幸福的生活。 詳細
離鄉 9月 09, 2014 時刻想著回到家鄉、回到父母的身邊,很像未長大的孩子。這是倚賴心理。尤其在遠方生活不順意的時候,更是想念故鄉的美好,而忘卻離鄉的初衷。然而,身心都離得開父母和家鄉,我們才能真正獨立。 詳細
美事 9月 09, 2014 月亮本無缺,只是它的光明有時被遮蔽。我們能看到月圓和月缺,感受更加豐富,所以也是一件美事。生命也是這樣,本來不缺甚麼,生老病死就是一種圓滿。然而,如果我們的理智被遮蔽了,情懷就會變得憂鬱。這時候看到月缺,我們也會忘記月圓的美好。 詳細
成長 9月 09, 2014 如果父母沒有能力影響孩子,那麼也會沒有能力教育孩子。實際上,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深遠。父母的過度保護,很可能阻礙孩子的成長。因此,讓孩子擺脫先天條件的限制,最大限度掌握自己的命運,是父母必須承擔的責任。 詳細
清醒 9月 09, 2014 我們不僅有一個複雜的身體,更有一個複雜的心理。尤其是有了名譽、地位和財富之後,我們的心理就無法簡單了。因此,我們應該追求一個更複雜的頭腦。這個頭腦時刻清醒,每做一件事都維護自己的真正利益。這個複雜而清醒的頭腦,不僅能夠利己,也能夠利他,比簡單地逃避世俗的頭腦進步得多。 詳細
無聊 8月 28, 2014 身體層面的需求是真正的需要,精神層面的需求其實都是欲望。雖然欲望會讓人痛苦,但卻讓人擺脫無聊。然而,欲望也會驅使人們不斷試圖到達虛幻的目標,並浪費寶貴的時間。因此,我們必須認清欲望的本質,利用它所提供的動力,去滿足生命的真正需要。 詳細
做事 8月 28, 2014 從事情中獲益,最終得到的都是精神上的快樂。實際上,事情的軌跡就是人生的經歷,做事的心態就是做人的境界。然而,一件事情是偉大或渺少,必須由生命來評判。因此,越有益於生命的事情越偉大。從這個角度看,做事只有一種境界,就是生命的境界。我們無須以功利或道德來將事情區分。 詳細
本性 8月 17, 2014 感到有一種做好事的壓力,本身也是好事,只要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就好。我們做好事也會讓壞人感到有壓力。然而,我們必須對做好事保持意識,才能作出真正善良的行動。人的本性都希望自己過得好,但我們必須意識到要讓別人過得好,才能保證自己過得好。這也是對善良的一種意識。當我們在做對自己和別人都有益的事情,就會意識到人性中的善良。 詳細
動力 8月 17, 2014 科學技術與哲學藝術,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。發展科學技術的原動力是幸福感,發展哲學藝術的原動力是孤獨感。科學更注重理性,技術更注重功效,哲學更注重形式,藝術更注重情感。這幾個方面都揭示人類一切活動的目標,都是生存與連結。 詳細
喜悅 8月 17, 2014 一旦認識到愛情的真善美,我們就會感到喜悅。這種喜悅將會成為我們付出的原始動力。如果我們的付出被別人接受,也會感到喜悅。兩種喜悅疊加,增強了我們付出的動力,並讓我們感到幸福。可見,喜悅與動力相輔相成,不僅體現了我們的相愛,也同時反映了我們的自由。我們不僅擁有了付出和被接受的自由,更重要的是,我們擁有了獲得幸福的自由。 詳細
參與 8月 17, 2014 在青春時期,我們對世界的一切都有新鮮感。然而,這時候我們還不懂得甚麼是幸福,所以這種新鮮感純粹是驚奇感。直至我們理解幸福,生活的參與感就會不斷轉變為新鮮感,而這種新鮮感更包含著深深的熟悉感。也許,新鮮感和熟悉感組成了滿足感,再加上自由感,就構成了我們的幸福感。 詳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