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顯示包含「了解」標籤的文章

自我

一個凡胎吸收了天地的靈氣,產生了靈魂。這個靈魂沒有本來面目。因此,所謂認識自己,就是去了解成胎以來的習慣。透過這種了解,我們對自己的過去和未來都會比較清楚,能夠形成真正的自我意識。

行為

因渴望連結而去愛,必定是一種有意識的給予行為。愛中的了解,是由意識帶動的行為,而不是一種不由自主。連結是互相給予的結果。然而,互相了解才能給予對方真正需要的東西,建立真正的連結。

厭倦

如果要了解一個人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愛他。也就是說,只有去愛才能真正了解一個人。而且,人是不斷變化的,深入的了解會使我們感覺對方更生動,也感到生命有著無限的可能。因此,只要彼此相愛,婚姻厭倦的問題就不會發生。

信任

如果性格有多個面向,人際關係就會產生信任危機,因為人格會隨時變換。因此,我們應該盡力去了解別人的性格,並以情感與別人共鳴。然而,我們也必須對別人保持意識,避免輕信。

旅行

不經歷過一起旅行,有時會不知道彼此是否稱心。因此,彼此必須經過長時間相處,才能發展愛情。透過深入的了解,彼此才能給予對方需要的東西。然而,如果知道不稱心卻仍然一起旅行,則很可能是被迫的,繼續發展就會有不好的後果。

了解

努力讓別人了解我們,是愛的基本行動。這不僅是愛別人,更是愛我們自己。因為讓別人了解我們,就能讓別人更好地愛我們。愛中的了解是雙向的,因此又能加深彼此的愛。

溝通

無論好朋友處於甚麼狀態,當他有需要的時候,我們就應該出現。然而,當好朋友不需要的時候,我們則不應該去打擾。因此,重點在於心靈的溝通。我們必須了解別人真正的需要,以及甚麼時候需要。

興趣

靈魂帶有神秘性質,意味著我們無法隨意窺探別人心中的秘密。因此,協助別人了解我們,是對別人的愛。而努力地了解並理解別人,也是對別人的愛。如果缺乏愛,我們也會缺少讓別人了解或了解別人的興趣。

敞開

交往不能缺少了解,因為要知道別人的興趣和愛好。了解之後卻無法理解,彼此則難以成為好朋友。彼此敞開心扉,就能互相了解。然而,在親密關係中,不能互相了解是因為沒有真愛,強求也無用。這樣的關係如要避免衝突,彼此必須拉開距離。

爭吵

從來都不爭吵,是逃避內心深處那些有決定性影響的大衝突。爭吵令人情緒衝動,很容易將真心話說出來。因此,一旦內心衝突,避免爭吵無濟於事,主動爭吵反而能夠加深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