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顯示包含「孤獨」標籤的文章

偶遇

與不能理解自己的人在一起,不如孤獨一人,但心底又希望有人理解自己。然而,自己又能否理解別人呢?因此,相愛只是一種偶遇,而這種偶遇又只有經歷過孤獨才能發生。經歷過,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孤獨,並發現愛和自由。

孤僻

孤獨的原因,是別人不懂得如何與他交流。孤僻的原因,是他不懂得與別人交流。孤獨者有能力合群,孤僻者沒有。解決孤獨只需要主動與別人交流,孤僻者卻需要我們主動去幫助。

快樂

無論靈魂是否豐富,只要在孤獨中發現自己,在溝通中認識自己,我們都能感到快樂。因為發現和認識自己,是靈魂最大的收穫,所以感到快樂。帶著這種快樂,我們就能走出孤獨,並與別人發展相愛的關係。

交際

因害怕交際而逃避交際,是自卑的表現。將這種自卑合理化會引起自大,因此更不願意交際。這時的獨處是被恐懼迫成的,實際上是孤獨。

無奈

獨處時不會感到寂寞難耐,這樣的獨處才可用"美好"來形容。然而,孤獨與獨處不同。說孤獨美好,只是一種無奈或虛偽。孤獨帶有恐懼。我們無法將恐懼形容為"美好"感受。

陌生

逃避陌生的自己,情形就像避開陌生人那樣。孤獨時的自己是扭曲的。因為沒有好鏡子,我們無法看清楚自己。只有在真愛面前,我們才能看清自己的真面目,以及自己可愛之處。每個人都需要一面好鏡子。因此,每個人都需要遇到真愛才能擺脫孤獨。

彆扭

不能面對自己,就無法將真正的自己呈現在別人眼前。如果帶著面具,我們也會讓別人感到很彆扭。所以,勇敢地面對自己,包括面對自己的孤獨,是排解孤獨的第一步。

逃避

長久的孤獨會讓人徹底失望,而暫時的孤獨卻能喚起心底的期望。不能忍受孤獨的人是一個逃避者,他要避開自己的所有期望。因此,面對、接受和理解,是應對孤獨的最佳方式。

孤獨

在孤獨和空虛的時候發現自己,那種陌生感會引起恐懼。有些人會用忙碌或熱鬧來沖淡這種感覺。然而,勇氣能讓人正視恐懼並接受自己,有助我們度過孤獨的時刻。

相處

心中有愛,不會害怕獨處。心中無愛,相處也會感到孤獨。由於有了一面好鏡子,在愛中的人能夠面對真實的自己。因此,獨處或相處都能快樂。

排他

人要排解孤獨,必須有一種深深的融合,而愛情是最佳的途徑。要深深地融合需要專一,這是人性上的需求。排他是愛情雙方一起排他。不僅排斥雙方的異性,也排斥雙方的同性。這是檢驗愛情的重要標準。然而,這種排他是精神融合的需要,而不是生活的需要。

表達

性需求是融合或連結需求的一種表達,因為它並不需要另一個人的協助就能滿足。如果無法只向一個對象表達,就說明彼此不在愛情之中。因此,這樣表達性需求無法讓人排解孤獨。

準備

內心的孤獨常常化作寂寞,讓人以為忙碌就可排解。然而,不能排解孤獨的事情,我們最終都會失去興趣。因此,我們需要理解孤獨的根源,並釋放自己的創造力,為走出孤獨做好準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