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顯示包含「自由」標籤的文章

民主

一般人可能不太懂得何為民主,但一定知道甚麼是不自由,因為被迫接受就是不自由。因此,我們無須強調民主,強調自由就足夠了。民主,只是一個保護自由的最有效機制。

共享

共享的真諦是首先讓自己自由,而不是首先讓別人自由。如果自由,我們就無須倚賴別人,更願意分享自己。那麼,我們的存在,就會成為別人自由的因素。

意識

如果意識不足,我們不僅思想狹窄,還會非常頑固。有充份的意識就不同了,即使一直呆在一個小地方,扮演同一個角色,依然會天天成長和進步。意識就像一個針孔鏡頭,讓我們在一個狹窄的時空中看到更多的事物。它能讓我們將時間變得更多,空間變得更大。因為時間的多少和空間的大小都是相對的。意識越充份,時間相對越多,即使腳下一小片土地,我們都能從中發現無盡的事物。因此,意識的增加,意味著成長,也意味著自由。

理智

人既有情感又有理智,往往產生身心的衝突,變成一個矛盾的存在。身心衝突說明理智不足,這時生命力受到束縛。兩者一致卻能產生巨大的創造力,為自己和別人帶來更大的自由。

自我

在苦難中表現軟弱的自我,在成功中也難顯高貴。但在苦難中堅強的自我,卻往往在成功中變得卑劣。軟弱的自我不容易度過苦難,而堅強的自我卻往往製造苦難。因此,做到不卑不亢,我們才能擺脫自我,走上自由的大道。

權利

權利是某些被別人承認並支持的權力。然而,除非這些權利真的能夠產生利益,否則就只是一些人在虛張聲勢而已。權利與利益掛勾,從而反映我們的自由。

原則

自由是一條根本的原則。人們所做的一切,都是為了行使權力,讓自己更加自由。如果所做的事情反而束縛自己,我們就要尋求改變,否則就會導向毀滅。

意識

意識與自由互相促進。意識到自己的能力,懂得利用環境來增加自由,這又會促進意識的發展。可見,意識與自由是同時發展的。在描繪自己的心靈狀態時,這兩者幾乎是同一回事。這意味著,我們具有無窮的創造力。

意志

在本能與欲望的驅使下,人類的不完全意識產生了意志,並與喜歡自由的天性發生了衝突。我們的內心想要真自由,但卻受意志的束縛。意志不僅是壓力的來源,也與自由相違背。如果追求自由已經變成一種意志,那麼放鬆這種意志才能如願以償。因為 "自由意志"是一個隱含矛盾的概念。

上升

當意識之光照耀,我們的內心就會產生了根本的變化。我們會希望智慧的種子在心中開花結果。這意味著意識在增長。當不再需要紮根於黑暗,能夠讓自己自由上升,我們才能擺脫所有恐懼和衝突。

矛盾

自由是個人的感受,道德是社會的規範,死亡讓兩者發生了衝突。因為我們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能感受到自由。理解死亡的意義且不再恐懼,我們才有可能化解矛盾。死亡的意義,也是人生的意義,都在於尋找不死之路。終極的自由就是不死,真正的道德可以降低危險。這樣,我們就能將兩者統一起來。

壓制

被提拔與被選舉同樣,都會讓人誠惶誠恐。分別在於前者會讓人因忠誠而感到壓抑,後者則會讓人因開放而真情流露。因此,提拔會引起壓制,而選舉會帶來自由。

友誼

友誼是志趣相投的人所建立的關係。友誼中的各方不會隨時在場,意味著這種關係可以隨時組合或解散。這是似乎是友誼自由的一面,但實際上是不自由的一面。這會導致友誼被過份組織化,進而使人逐漸失去自由。唯有處於真正的愛情之中,我們才能獲得隨時在場的友誼,才有可能從關係中獲得更多的自由。

倚賴

感到自己是孤兒的人沒有真愛,因為他們想著的是怎樣得到而不是給予。總是覺得自己是別人父母的人也不具備真愛,因為他們未能給予別人自由。唯有擺脫倚賴並給予別人自由,我們才能與別人相愛。

感受

只要挑自己愛吃的東西品嚐一下,即使天天參加宴席也能有好胃口。問題在於是否有足夠的自由。因禁食而引致飢不擇食,反而會損害身體。

給予

我們的自由遠未足夠,所以真愛的目的也是給予別人自由。當彼此真正相愛,心靈就會靠近。然而,彼此越靠近,所獲得的空間就越廣闊。因為兩個心靈和空間越來越融合。彼此靠近卻能獲得更多自由,折讓彼此不僅無需保持距離,更需要繼續靠近。那種要拉開又扯不斷的情形,才是一種束縛。

執著

以失去為代價的得到,並非真正的得到。然而,放下執著並非失去,更可讓我們得到更多。無用的東西是前進的障礙。放掉這些東西,意味著我們獲得更大的自由。

自由

把自己的自由當成禮物,只是一種虛偽,因為無人能取用我們的自由。協助別人實現他們自己的自由,是送給別人最好的禮物,也表示我們已經放下自由。

停泊

一個異性的身心,已經足夠我們用一生去了解,所以真正的愛情是探索也是停泊。愛情不是把某些自由當成禮物送給對方,而是彼此的自由合成了一個更大的自由。

底線

為自己設定底線,就是給自己製造一個引起難堪的機會。只要有底線,就會被別人踐踏和控制。當我們為維護自己的底線做出努力,又會失去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