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足 6月 09, 2024 及時滿足需要能有效地減少欲望,因此我們需要知足。知道自己的一種需要已被滿足,我們就能放下這種需要。這不僅減少了欲望,還可以將生命力用於滿足其他需要。然而,知足意味著知不足。因此,強調知足的真正含意,是認識自己的真正需要。 詳細
現實 7月 15, 2021 朝著理想走去,但不要追求理想,因為理想像地平線,可能是永遠無法到達的烏托邦。放棄幻想而腳踏實地,我們就能看清現實,知道如何創造未來。清晰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態,才能知道自己的真實需求。想要甚麼有時只是欲望,當下生命需要甚麼才是真正的需要。 詳細
欲望 12月 09, 2018 縱欲未必快樂,更會引起痛苦。因此,我們必須將欲望與需要分開,並理解兩者的差別。欲望是虛假的需要,所以縱欲是疾病或不幸的起因。然而,滿足身體的需要,卻是自由和幸福的基礎。 詳細
相處 4月 14, 2018 很需要獨處的人不應該結婚,因為婚姻的本質就是相處。否則,將別人當成工具,很容易發展出一種病態的私心。認為獨處是一種神聖的需要,可以視為珍惜心靈生活的表現,但這種觀點是隱含矛盾的。我們的心靈生活,都與其他心靈有關,所以無法變成一種獨處。實際上,由於工作和日常事務,伴侶在白天的相處時間都不多,而晚上睡眠都是獨處的時間。因此,我們缺少的只是相處。 詳細
滿足 12月 20, 2017 欲望是無法被滿足的。發展高級的欲望,只會令欲望變得更多和更強。唯有滿足生命的需要,我們才能將欲望降低。生命的根本需要是相愛,是一種緊密的連結。唯有這種連結,才能讓生命永遠生生不息。 詳細
焦慮 4月 01, 2016 如果總是想著自己應該得到甚麼,我們就會焦慮。如果準確知道自己能夠得到甚麼,則會提升自我意識。想著應該得到甚麼,只表示我們有欲望。然而,思考能夠得到甚麼,卻能讓我們發現自己的需要,更容易獲得滿足。 詳細
欲望 1月 01, 2016 在生理層面的是需要,在精神或心理上的才是欲望。無法及時滿足需要,欲望就會產生。然而,它卻會阻礙我們去滿足需要,並產生更大的欲望。人性中還有比欲望更好的東西,我們無須太過肯定欲望。透過認識欲望的產生機理,我們也可以控制或利用欲望,並減少它的負面影響。 詳細
精神 10月 30, 2015 所有需要都來自對物質的需要。如果需要不被滿足,我們就會產生欲望。我們的生命需要不斷延續,但卻找不到永久延續生命所需的物質。因此,我們渴望永恆。欲望是精神上的需要,但這種需要卻無法被滿足。欲望就像一個黑洞,任何東西都無法填滿它。 詳細
欲望 7月 23, 2014 那些沒有被滿足的需要,就是欲望的種子。因此,欲望也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。就像驢子前面的胡蘿蔔那樣,欲望讓人更有動力,也不至於被苦難的鞭子所打倒。實際上,對物質的欲望,也是精神需要的反映。最基本的精神需要,就是心靈連結的需要。如果這種需要不被滿足,所產生的欲望也會表現為對物質的欲望,有時會激發創造力。然而,這種欲望也會導致毀滅性的破壞。 詳細
驚訝 1月 30, 2012 結婚讓人看到愛情的真假。最讓人驚訝的,並不是對方與先前不一樣,而是發現彼此並不是真正相愛。婚姻生活,讓彼此有機會看清楚自己的需要,以及對方的需要。如無愛情,彼此的需要均難以被滿足,因此必會失望。 詳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