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感激

給孩子一個安定的成長環境,讓他們自由發展,這就是愛孩子的表現。讓孩子快樂地成長,他們將來一定會感激。因為在快樂中長大,他們能夠成為一個自由和獨立的人。因此,即使他們不感激父母,也會感激上天。尤其當他們遇到相愛的人,意識到自由和獨立的好處。

人才

現階段社會仍需要一些片面和功利的人,作為社會的基礎。他們認為賺到錢就是優秀,買得起東西就是幸福。因此,他們是社會的忠實螺絲釘。當社會真正進步,就會需要大量全面和優秀的人才。

進步

這一代人的做法,很大程度反映上一代的思想。然而,只要每一代都懂得反思,人類就能一代比一代進步。生命自然發展有其規律和方向。無論我們如何阻止,它都會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。

道路

所謂做人,就是走在自己的道路上。而教人,則是指出生命可能的道路。每個生命都不一樣,孩子有自己的發展歷程。因此,父母可以期望孩子將來如何,但不應該要求孩子按父母的想法來生活。

養育

人類是社會生物。如果無法要求父母心智成熟之後才養育孩子,社會就應該負起責任。然而,人類社會並未真正完善。因此,我們只能教導父母不要過多干預孩子的成長。

父母

如果父母的心智未成熟,最好不要干預孩子的發展。原生家庭的影響力非常大。幸運的孩子用多年的時間去擺脫壞習慣,而不幸的孩子則終生無法擺脫。

干預

愛孩子就是讓孩子有自由發展的機會。除了防止孩子受到傷害,其他事情我們應該盡量少干預。這個觀念所反映的是"放下權力,給予別人自由"。這是愛的原則。

真愛

尊重生命和同情生命,是熱愛生命的基本表現。然而,關心和理解卻是行動的基礎。當我們帶著意識去給予,才能表現對生命的真愛。靈魂需要連結,所以生命需要愛。

歷程

生命歷程中每一刻都有價值。我們的主觀目標不一定能夠達到。然而,歷程本身就是生命,也是生命的根本目標。這是所有生命的共同目標。因此,能夠達到這個目標的機會很大。

枯萎

發展智慧需要一個自由的環境。如果沒有自由,不僅智慧會枯萎,一切正面的感受,包括浪漫、愛和幸福,最終都會消失。因此,自由必然是智慧生命首先追求的事物。

感性

理性的產物只患少不患多,感性的創造貴精不貴濫。敏銳的感性,能創造出強健的理性。然而,強健的理性不僅能創造正面的情緒,還能率領感性,避免產生過多的負面情緒。

愛護

愛護自己,是為了感受獲取帶來的快樂,也是為了感受付出的快樂。帶著這種意識,我們也會愛護別人。可見,傷害別人都是因為無意識,意識不到別人是快樂的泉源。

墮落

人之所以會墮落,全因為把重要的事情看輕了,一不小心就掉進坑裡。最重要的當然是生命。然而,如果沒有連結,我們始終會感到生命失去意義。因此,只要重視彼此的連結,我們就能不斷上升。

盈虧

所有事情都會帶來物質上的盈虧,以及精神上的收穫。因此,無須太過計較最後的利益,因為我們始終有所得著。更多關注自己的成長,我們的收穫也會更多。

收穫

事件恆在,即使上帝也抹不去。做事的結果永遠存在,構成了做人的收穫,所以做事就是做人。人有好人和壞人之分。然而,從永恆的角度去看,每個人所做的事情都有意義。

責任

在人際關係中,我們無法逃避自己的責任。即使是別人的情緒,也與我們有關。因為別人的內心很可能有我們存在。因此,我們應該發揮鏡子的作用,勇敢地反映對方的真實情況。雖然我們也會被對方所影響,甚至引起情緒,但這是自然而然的。只要重視對方,我們就會願意為對方付出時間。

光彩

幸福的人必然是正直和有尊嚴的。因此,兩個幸福的人手拖手,在別人心目中是一縷陽光。然而,愛情是幸福最重要的因素。有了愛情,我們才有真正的光彩。

理解

理解是愛的一個重要部份。不被理解也就是不被愛,所以感到失落痛苦。不被愛的人是可憐人。因此,我們必須首先理解自己,讓自己不再失落和可憐。這是愛與被愛的第一步。

過程

如果到達目標有意義,過程必有意義,因為目標是過程中的一部份。因此,幸福的人生在終極目標上也是幸福的。然而,我們必須在高端上看自己的遭遇,才能看出意義所在。明白到一切遭遇都能促進自己成長,我們就能做到真正的接受。

公平

受了不公平的對待,痛苦不僅是因為有所損失,還因為未能懲罰壞人。有一件不公平之事落到我們身上,就可能會有第二件,甚至更多。因此,必須有一個公平的社會,才能保障我們的生命和財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