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時代

能夠創新,就比較容易在各種環境中愉快地生活。一個時代有趣或無趣,在於每個人的眼光。有趣的人會感到這個時代有趣。然而,即使感到無趣,也只是這個時代的一些人無趣,而不是這個時代無趣。

愛國

如果將索求與倚賴當成愛,就會產生一種妄想。愛來自責任感。因此,愛國是要為國家和民族盡責。然而,愛是從自由中產生的。只有自由的人,才有可能是真正的愛國者。

思考

每個正常人都能思考,以思考結果來指導行動。然而,錯誤的思考,結果是對自身的損耗,或者是對外界的破壞。因此,學習正確的思考方法,才能讓思考有利於我們的成長,並建設美好的世界。

我們

我們都是宇宙萬物的一部份,所以注定不會絕對孤單。換句話說,世上只有我們,沒有我。因此,我們無須惶恐,那個孤單的我不僅微不足道,更不可能存在。我們能活到今天,都是因為我們是一個整體。個體會忘記整體,但整體不會忘記個體,所以冥冥中一切事情都抹不去。我們從開始就是一個"我們"。

賬目

快樂和痛苦,其實都以生命的支出作代價。然而,這些感受卻可以帶來智慧的收入,並提升我們的意識。因此,將感受當成財富,等同於將支出當成收入。若然這樣,人生的賬目就必定錯亂。

正當

正確性來自規律的吻合,不遵從客觀規律就會自取滅亡。然而,正當性卻來自人心。即使是正確的方法,如果不被大多數人接受,仍然難以實行。因此,我們必須尋求被大多數接受,獲得正當性,以實行正確的方法。

幼稚

幼稚的人當然也有價值,但價值有多方面,也有高低。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沒有錯。然而,如果缺少愛的教育,年輕人的準備就會有所欠缺。最需要準備的是愛心。觀察一下成年人在愛情上的幼稚表現,我們就非常清楚了。

個性

如果要有個性,就不應規定自己必須如何做事。讓自己自由發揮,才能顯出自己的個性。然而,個性是從本能演變而來的,帶著很多天然的侷限,並不是真正的自由。唯有用意識率領個性,我們才能打破侷限,並獲得更多的自由。

環境

認識別人就像閱讀一樣,不僅要有自由的靈魂,還要有自由的環境。自由的靈魂讓人擺脫思維上的限制,最大限度了解別人的思想和感情。自由的環境則讓人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,最大限度接近別人,並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
舒適

對事情的取向和興趣、處世和做人的態度,這些都與天性密切相關。雖然處世和做人也和教養有關,但教養屬於環境因素,我們也無法控制。然而,舒適的生活就是好生活,讓自己舒適也不會違背天性。因此,以舒適為準則,我們就無需太多尋尋覓覓,生活也會更容易。

沉默

只有一個時候適宜沉默,就是不懂說的時候。在外面無聲,並不代表我們真正沉默,因為內心還有很多聲音。而且,我們與外界是相連的,很多問題都與別人有關。因此,我們更應該打破沉默,將問題說出來。與別人一起思考,體現我們對別人的尊重。

生活

在夢中,看見的都是幻境,所以我們渴望生存的意義。在清醒時,我們最關注的是生活。然而,有時我們半夢半醒,混餚了夢境與現實。因此,我們必須變得完全清醒,才能明白生活就是夢中渴望的一切。

直覺

喜歡或不喜歡可以憑直覺,因為這是一個感性的評斷。贊成或不贊成,卻無法憑直覺,因為這是一個理性的問題。直覺的最大作用是引起理性的關注。然而,直覺很可能是錯覺,我們必須用理性去審視。

廣闊

即使在囚牢中,我們都可以思考如何越獄。即使離群索居,我們也可以思考人生世事。關鍵的不是環境,而是內心。我們的內心可以變得無限廣闊。因此,只要方法正確,我們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方,我們都可以透過思考來成長。

隨緣

我們不希望忽略任何事物,但卻被迫放棄一些。然而,我們可能錯過任何事物,所以又會執著於一些。生命有限,而宇宙的奧妙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。因此,我們隨緣就可以了。

當下

讓過去永遠成為過去,未來才會變成我們的當下。如果思緒總是回到過去,那麼我們就會忽視未來的需要,所創造的都然是過去的東西。而且,即使未來變成當下,我們也會錯過。

自然

大自然上帝一直與我們緊密地聯繫著。人無法脫離大自然。即使是摩天大樓,裡面仍然散發著大自然的氣息。互聯網就是大自然的一個子網。透過這個子網,我們能夠飛上太空,也能進入深微的世界。

耐力

耐力能讓人游過苦海,到達幸福的彼岸。因此,苦難也有積極的一面。它打破循環、打亂秩序,能使強者變為弱者,甚至被淘汰。這意味著,只要挨得過苦難,弱者亦有機會變為強者。

強調

我們視為善和美的東西,通常都不會強加於人。因此,我們不用強調"己所欲,勿施於人"。然而,古人強調"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",是有原因的。以為自己正確而斥責別人錯誤,甚至強迫別人服從,這種現象比比皆是。

共享

生命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禮物,但不是我們的獨佔物。分享人生,我們就能從容、閒適地玩味人生。然而,最大程度的分享,是與另一個人共享生命中的一切,包括我們的意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