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漫 6月 26, 2017 浪漫本來就有虛幻的性質,很容易被用作商品推銷。然而,被煽動起來的情緒是真的,這又推動了消費和生產。虛幻和真實的分界有時很模糊。只要我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豐富,虛幻的東西對真實世界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。唯有高水平的意識,才能正確分開虛幻與真實。 詳細
成熟 6月 21, 2017 只要理智成熟,我們在政治上也會成熟。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生活,是理智成熟的表現。然而,盡可能讓所有人以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生活,才是政治上的成熟。這是以自由為本的政治。也唯有重視自由,我們才會有一個成熟的社會。 詳細
黑洞 6月 18, 2017 如果必須將痛苦記在人生帳本的收入欄,我們應記入負數。歡樂能創造利益,因為降低了生存的成本。痛苦創造的是虧損,因為它讓我們更難生存。如果一個人過於忍受痛苦的煎熬,心靈就會變得像一個黑洞,無法被滿足。因此,我們必須具備被它吞噬的勇氣,才能通過這個黑洞連結到幸福的宇宙。 詳細
接受 6月 18, 2017 過度嚮往獨立自主,很容易變得狂妄自大,因為這是一種自我中心。該留意輿論時留意,該獨立思考時獨立,有意識才能建立真正的自信。無論是功利還是交換,我們都可以接受,重點在保持意識。擁有一個自由的心態,我們自然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。 詳細
糊塗 6月 18, 2017 在人生畫布上,我們所畫每一筆都可以虛幻或真實。正是所畫的每一筆,成就了我們的悲和歡。虛幻的一筆會讓我們悲痛,真實的一筆會讓我們歡樂。悲痛是因為糊塗,歡樂是因為意識到世界的真相。人生的收益多少,幸福與否,都是我們在這張畫布上一筆筆地畫出來的。 詳細
童話 6月 15, 2017 必須培養真愛,我們才能在心理上離開原生家庭,真正獨立於世上。人際間的衝突,原因大多是互相倚賴。這也許是喜劇,但更多的是悲劇。因此,我們應該協助孩子真正成熟,讓他們嚮往與另一個平等人的親密連結,而不是父母的懷抱。透過相愛,他們就能像童話中的王子和公主一樣,幸福地生活。 詳細
總結 6月 13, 2017 如果不懂得如何反思,即使每天反思也會徒勞無功。反思並不是後悔,更不是拒絕接受現實,而是總結過去的經驗,預測未來。因此,首先需要反思的是,我們自己到底是哪一個。這又涉及人生的目標、價值和意義。透過這種反思,我們將會更清晰地規劃自己的生活,更專注於每個當下。 詳細
力量 6月 06, 2017 認為有救世主存在,渴望自己被拯救,意味著無法獨立。認為自己能拯救世人,可以當救世主,是自大狂妄的想法。然而,任何事情都只靠自己,也不是好辦法。我們連結起來才有足夠的力量。 詳細
嚴肅 6月 04, 2017 嚴肅是思考的障礙,因為嚴肅是一種束縛。嚴肅地思考人生,人生就會變得沉重。然而,活潑地思考人生,人生卻會變得輕鬆。我們無法違背嚮往自由的天性。因此,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目標,保持與生命的目標一致,我們就會自由自在。 詳細
自我 6月 03, 2017 愛情能使人發現自我,主要是發現自己的習慣。如果認為發現了自己的好東西,即表示離愛情很遠。習慣是靈魂的外殼,會阻礙彼此融合,所以不擺脫習慣是無法實現愛情的。愛情的最終目標不在於彼此擁有相同的習慣,而在於彼此擁有自由。去掉自我是一件好事。然而,我們必須首先發現它。 詳細
事業 6月 02, 2017 獲得自我認同,是愛情或事業的一個重要價值。然而,除了精神上的東西,愛情或事業還能滿足物質上需要。愛情更多精神上的收穫,事業更多物質上的收穫。因此,我們可以將愛情與事業統一起來,視愛情為最大的事業。若事業能夠精進,人生就會圓滿。 詳細
距離 5月 22, 2017 人是獨立的個體,人與人之間必有距離。即使身體沒有距離,心靈也會有距離的,所以努力保持距離即表示已經厭倦對方。然而,人是不斷變化的,愛情也能讓彼此不斷成長和進步。只要彼此不斷拉近距離,就能不斷發現對方,從而不斷發現新的自己。 詳細
享受 5月 22, 2017 人是理性的生物。這不僅是一個生老病死的循環,還是一個靈魂的搖籃。如果將身體的基本需要當成最好的享受,我們就會將自己當成動物。然而,大部份人都不希望這樣。因此,如果有一個人認為吃飽就是享受,那就表示他常常挨餓。我們需要同情和理解這個人。 詳細
苛求 5月 16, 2017 不是因為建立了關係才產生需求,而是因為有需求才建立關係。對親近的人有所需求十分正常,所以重點在於彼此理解。如果無法被滿足,或不想滿足對方,那麼需求就會變成苛求,表達不滿也會變成苛責。 詳細
婚姻 5月 16, 2017 婚姻幸福的條件是相愛。不相愛的婚姻讓人失去自由,所以是痛苦的。舊時代的人不認識這一點,終生忍受痛苦而實現白頭到老。現代人知道得比較多,比以前的人少一份執著,所以離婚是一個可接受的選擇。可見,文明不會讓人更不幸,反而會讓人更明白甚麼是幸福。能夠理解幸福,我們就有機會感受幸福。 詳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