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陰影

當我們站在陽光之中,必會使其他一些生命活在陰影裡。陰暗是世界的一種自然色彩。只要不留戀陰暗,我們就不會變得消極。而嚮往光明,我們就能亮麗地活著。

嫉妒

在真正的愛情中,嫉妒無從產生。真正愛著對方,我們絕不會讓對方產生嫉妒。嫉妒的滋味像吃著未成熟或已腐爛的果子,就是那種被侵害的感覺。因此,我們需要保持意識,一旦感到這種侵害,就要醒覺自己不是處在愛情之中,而是處在危險之中。

盡責

讓孩子安全並且不缺乏物質,父母就已經盡責。其他事情應該讓孩子獨立自主,自由地發展。即使是過多的陪伴,也會阻礙他們發展人際關係。然而,必須經由提高孩子的意識,才能保障他們的安全。

失去

我們不可能因為交出自由而失去自由的。如果真的沒有自由,這些自由本來就不存在。然而,如果擁有這些自由,那麼,無論我們如何交出,這些自由仍然存在。這意味著我們不應忽視自己的自由。在必須保護自己的時候,正是我們挺身而出,運用自由的時候。

虛偽

虛偽者是不自由的人,因為他們必須裝扮。不自由的人也無法讓別人自由。然而,他們有可以亂真的假東西,能讓人對自由產生幻覺。因此,我們必須保持對自由的意識,揭穿假東西。

鏡子

愛情像一面鏡子,照見兩個渴望交融的靈魂。婚姻像一條繩子,捆綁著兩顆各自跳動的心。當意識到自己的渴望,我們就會心心相印,將婚姻變成一個自由的家園。

開放

閱讀和觀察都能引起思考,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。閱讀目的是吸收作者的精神養份,因此我們必須運用批判式思維。觀察目的是感知世界的真相,因此我們必須有一個開放的心態。

詩意

無詩勝有詩的生活,才是真正的詩意生活。詩意都在當下,因為自由和幸福都在當下。因此,如果關注點與當下離得太遠,我們就感受不到詩意。這意味著,一旦選擇了某個人,或某種生活,我們就應該一心一意。專注於當下,我們就會感到成長的喜悅,這就是無詩勝有詩。

合適

對等才是合適,所以我們應該選擇對等的伴侶。對等才有真正的安全感和優越感。選擇比自己更優秀或更不優秀的人,都會產生危機感和自卑感。然而,真正的對等是相愛。只要彼此真心喜歡對方,並願意幫助對方,那麼原本不對等的條件也會變成對等的。因此,彼此喜歡就是對等的關鍵。

壞人

忘記別人是人,這是一種會帶來危險的無意識。壞人和蠢人都是人。然而,壞人總想騙人,蠢人不僅容易受騙,也會隨時變壞。唯有時刻記住別人是人,我們才能對壞人和蠢人更有意識。

神秘

愛有無限美,親密帶著神秘。感情是一種歸屬感,獨立是因為看見你。愛是 真善美 ,親密就是接受你。感情是融合與共享,獨立全因為愛著你。

和諧

愛的唯一條件是相愛。彼此因喜歡而給予,因自由而接受,就是相愛。這不僅會讓關係和諧,還會讓彼此融合,組成一個共享生命的整體。因此,我們的生命不再孤單。這就像兩隻舢舨組成一艘雙體船一樣,我們從此更經得起風浪。

合適

能夠互相喜歡,彼此就是合適的人。然而,能夠相愛才是合適的時間。我們應該尊重對方獨處的需要,也應該尊重對方相處的需要。因此,等待合適的人出現,以及等待合適的時間到來,都是非常值得的。只要在等待時不斷成長,彼此就會變成親愛的人。

歸屬

一個成年人將其他成年人當成孩子,或將自己當成孩子,都不能發展真愛情。這是因為互相倚賴。真正的愛情,會讓對方自由地立於世上,不再倚賴任何人。從自立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歸屬,才是全然的歸屬。這種歸屬不包含任何恐懼,反映出我們的自由和信賴。

境界

做事的最高境界是生命的境界。無論做什麼事,我們都應該將延續生命作為唯一的目標。這不僅要延續自己的生命,還要延續別人的生命。因為我們的生命離不開別人。可見,將功利和道德境界整合在一起,我們就能到達生命的境界。

飛翔

親情像土壤,友誼像雨水,愛情卻像空氣。讓獨立的生命連結,又能自由飛翔,這是愛情的偉大成就。因此,只要愛的花朵盛開,靈魂的碩果纍纍,我們的種子就能離開大地,遍佈宇宙太空,讓生命永遠存續。

伴侶

不能成為靈魂伴侶,生活伴侶也難以長久。反之亦然。生活和靈魂本來就是一致的。當我們尋找生活伴侶,其實在尋找靈魂伴侶。當我們尋找靈魂伴侶,其實在尋找生活伴侶。因此,如果將靈魂伴侶和生活伴侶分開,就是將整體的事物割裂。這說明我們正在追求一種無法實現的欲望,而不是滿足生命的一種需要。

忠貞

忠貞和背叛都是人性的一部份,唯有真愛能讓它們退隱。真正的愛情是對人性的超越。彼此滿足於對方,所以無所謂忠貞。發自靈魂的歸屬感,使背叛成為不可能。因此,忠貞和背叛所反映的都不是愛,而是佔有。

燦爛

雖然人生短暫,但也燦爛如星月。朋友像月亮旁邊的星星,能排解寂寞。然而,排解寂寞的經驗,就像一個包袱。雖然裡面​​有我們必需的東西,但始終是個負擔。我們應該提取友情的精華,然後將經驗放下,發展人生更深刻的友誼。當我們看見愛情,就會像看到明亮的圓月那樣,感到人生的圓滿。

證明

證明愛很難,證明不愛很容易。當我們需要證明愛的時候,就是不愛了。理論要自洽,也要與現實一致。因此,對愛情的表達,反映一個人是否活得真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