覺醒 11月 12, 2013 父母受社會的束縛,又不自覺地成為社會束縛孩子的工具。因此,喚起社會大眾的覺醒,我們的後代才會有更美好的環境。然而,我們首先需要認識到身體不代表我們。本能、習慣和情緒,這些都不代表我們。能夠代表我們的只有意識,就是那個無形的、能夠感知時間和空間、感知世界真相的存在。 詳細
永恆 11月 11, 2013 如果靈魂能夠不死,有沒有身體無所謂。是死亡威脅我們的靈魂,才引起那麼多的恐懼和欲望。唯有讓靈魂充份掌控身體,盡可能健康快樂地生活,我們才能踏上一條擺脫死亡的道路。有朝一日,我們真的可以不倚賴身體,而永恆存在於世上。 詳細
全知 11月 10, 2013 人因為無知而創造了全知的神,然後假借神的全知,以彰顯自己無所不知。可惜,正因為無知,人們也無法知道神是否真正全知。然而,如果知道自己有所不知,我們反而有可能達至全知。 詳細
矛盾 11月 10, 2013 自由是個人的感受,道德是社會的規範,死亡讓兩者發生了衝突。因為我們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能感受到自由。理解死亡的意義且不再恐懼,我們才有可能化解矛盾。死亡的意義,也是人生的意義,都在於尋找不死之路。終極的自由就是不死,真正的道德可以降低危險。這樣,我們就能將兩者統一起來。 詳細
權威 11月 04, 2013 父親可能是男孩子第一個崇拜的人。父親多會催促男孩成長,如果方法過於激烈,就會被男孩視為敵人,或者是無上的權威。這是父親的副作用,應由母親以關懷去平衡,讓男孩的心理更快成熟。 詳細
三角 11月 03, 2013 要發展愛情就要講究融合。如果彼此不能融合,又不想離開,第三者就會變成兩人之間的填充物。三角鼎足,維持了穩定的競爭態勢,就更難融合了。因此,對於不能融合的關係,我們應該讓它退回開始的地方。 詳細
驕傲 11月 02, 2013 獨立自主並不是驕傲,奴顏婢膝也不是謙卑。這些並不是比較高貴與低賤,而是比較意識高低。驕傲正是低意識的表現,但謙卑並不意味著高意識。唯有觀察一個人是否自由,才能確定他的意識水平。 詳細
功課 10月 27, 2013 有了現代醫學,身體的痛楚已經比較容易克服。怎樣克服精神上的痛苦,是現代人真正難做的功課。也許,將痛苦視為一種快樂,可以讓我們更容易接受痛苦,也因此更容易把它轉化為成長的動力。 詳細
答案 10月 27, 2013 經歷過宗教和哲學,我們走上了科學的道路。在宇宙人生的根本問題上,宗教沒有給出合理的答案,而哲學無法給出確實的答案。唯有以科學方法去探索和驗證,我們得出的答案才有可能是合理又確實的。 詳細
幸福 9月 29, 2013 幸福像一條地平線,越努力去追求它越是離去。當我們懂得欣賞,它就在那裡了。權力之所以不能支配命運來獲取幸福,是因為幸福有最大的權力。金錢之所以不能買來幸福,是因為幸福無價。 詳細
判斷 9月 29, 2013 喜歡一個人是感性上的事,憑直覺沒有錯。贊同一件事是理性上的,憑直覺就不好了。直覺和觀念都是一種習慣,在新環境中容易出錯,所以都不是處事的最穩妥保證。我們可以先拋開習慣和經驗,以眼前的事實為依據,並運用邏輯,在純粹的意識中作出判斷。這種做法最合理,也最節省能量,對我們的生命也最有保障。 詳細
本質 9月 28, 2013 世界不是物質的,也不是精神的,而是身心的。我們通過身體去感受世界,這時世界有物質性。當我們以心靈去理解世界,世界又有精神性。因此,我們追求的目標是創造物質與精神的連結,從而發現宇宙的本質。至於是否有上帝,人死後靈魂是否繼續存在,這些問題都不難以理性去解答,也不影響我們對世界的體驗和理解。 詳細
痛苦 9月 22, 2013 快樂讓人發現世間的美好,痛苦讓人牢記世間的不足。有些人經歷快樂即可成長,痛苦可以成為加速的動力。有些人在快樂中卻難以成長,因為快樂來不及發揮作用就被忘記了。然而,他們經歷痛苦也未必成長,因為對未來信心不足。快樂在任何時候都能吸引力我們成長。而痛苦卻會讓人裹足不前。因此,痛苦有時是成長的推動力,但更多是成長的障礙。關鍵在於如何看待和處理痛苦,以及如何從中獲取力量。這些都取決於我們意識水平的高低。 詳細
追求 9月 22, 2013 感到幸福,我們才會不再追求幸福。既然追求幸福,就不必再堅忍和拒絕。接受別人的給予也是愛。然而,我們的痛苦也無法讓別人來承擔。因此,即使我們接受別人的給予,也不應該倚賴別人。 詳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