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顯示從 12月, 2015 起發佈的文章

給予

沒有經過別人同意而給予,就是違背"己所不欲勿施於人"的原則。因此,尊重別人的意願,讓別人選擇是否接受,才是愛的給予。

意義

意義一詞是人創造的,它的含義也是人所發現。因此,我們更應該解答的問題,是"為甚麼人生有意義",而不是"人生有甚麼意義"。

信心

空虛的靈魂最容易陶醉於含情脈脈的一瞥。在陶醉中,如果意識到自己的空虛,就是喚起了對幸福的渴望。能否把握幸福的機會,要看有沒有足夠的信心。

氣質

氣質是智慧的表現。如果閱讀增長了智慧,就能讓外表更美。如果閱讀所增長的只是傲慢,那麼氣質就會比沒有閱讀更不堪。

追求

追求精神目標不僅讓自己痛苦,還會把痛苦傳給別人。自我所追求的只是一些無法實現的夢想。放下精神追求最輕鬆,更能隨遇而安,因此也能讓別人輕鬆愉快。

創傷

身體的創傷能產生痛楚,然而哲學可以讓人想通死亡,不因痛楚而產生悲苦之情。科學更能療傷止痛。當科學能夠解決死亡問題的時候,哲學可以繼續思考宇宙的將來,而我們就將宗教變成一種詩意。

規律

發現了混亂之中有規律,是智慧之始。一個人的經歷有其淵源,也是必經之路。然而,將經驗當成財富,是一種炫耀和負擔。經歷是一份紀錄,讓人認識自己的過去。這是性格的傑作。唯有提高意識能修補性格上的缺點,或將性格當成自己的工具。

身體

身體只有物質上的需要,靈魂才有各種欲望。雖然支配身體的是靈魂,但真正受苦的也是靈魂。正因為受苦,靈魂才希望離開身體,這是自由的契機。然而,限制靈魂自由的不是身體,而是靈魂自己。身體反而是靈魂獲得自由的重要工具。因為身體不僅是載體,還是生命網絡的一部份。透過這個網絡,靈魂可以瞬間到達遠方。

沉迷

過度重視精神生活,也是一種沉迷。物質生活始終有限度。不僅外界有限度,我們的身體也有限度,所以物質生活不容易過度。然而,精神能夠超越身體的限制。如果沉迷其中,我們會忽視身體的需要,甚至無視危險而損害身體。

理性

理性讓欲望有了方向,讓肉體之內有了靈魂,更能趨吉避凶,躲過苦難。感性只能讓人在無奈中接受,忍辱偷生。其實,從人生最後的結果來看,幸福地離世和痛苦地離世,有天淵之別。這也是理性和感性的區別。

智慧

深度的智慧理解宇宙一切皆有、一切皆可能,從此生命有了永恆的趣味和意義。一切皆可能,意味著我們想得到就能實現。只要不斷思考和探索,我們就會找到美好生活。

善良

真正善良的人,通常以交換方式來幫助別人。因為這樣不僅沒有把別人看成弱者,還會讓別人擁有付出的能力。相愛中是一種融合和共享,彼此已經是一個共同體。這時的互相幫助並非幫助別人,而是幫助自己。

心眼

哲學能讓人更有意識。意識是心眼,能讓人見微知著,或見著知微。哲學也是一條不歸路,當一個人的意識有了足夠的提高,他就回不去以前那種無意識狀態。

全局

任何人看到的全局都是假象。哲學不能讓人看到全局,但能讓人從局部去推測大概。 任何人都無法絕對明確地做事和生活。因此,勇敢地面對各種不確定,我們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。

標籤

無論持有何種觀點,都會透過對待不同觀點的人而反映出來,兩者關係密切。獨裁是民主的反面。"多數人的暴政"是獨裁者給民主貼的標籤,然而這個標籤本身就自相矛盾。

哲學

哲學讓人身心合一。思考讓精神自我接納身體自我,讓身心相互促進達至和諧喜悅。這是人生的幸福境界。哲學思考需要解決精神與物質的衝突,因此與具體生活息息相關。

經歷

經歷應該是一個整體,它能塑造此刻和未來的感情。如果經歷只剩下某個片段,那麼它的價值就只在於讓人回憶。整體的經歷才有真正的價值,因此不要讓片段佔據我們的頭腦。靈魂嚮往的是整個天空而不是某片雲彩。因此,兩個完整的靈魂相融合,才能成就真正的愛,從而建設美好的未來。

意識

思考讓人更有意識。我們有感覺,能獲得感受。當我們思考,就能獲得感悟。這又反過來改進我們觀察世界預測未來的方法。因此,當我們思考,我們才真正存在。因為我們就是那個意識。

家園

不斷尋找家園的男人還未長大,只懂編織搖籃的女人仍然是一個小女孩。他們仍未懂得建設。美好家園的起點是男人和女人,而核心是相愛。成熟的男人和女人一起建設家園,一起將孩子培養為成熟的男人或女人。

矛盾

首先要學會從思想中找出矛盾,無論是自己的思想還是別人的思想。矛盾的思想不僅無法實踐,也無法批判。然而,我們能從中發現假象,有助於發現真相。

對等

不對等的給予,或對等的交換,兩者都不是真愛。真正的愛是彼此融合和共享。融合是最緊密的連結,而共享就是對等的給予。因此,只有真愛能令彼此和諧相處,感到自由和幸福。

思想

把"思想"這個概念扭曲成"心態"或"境界",那麼思考的結果就不確定,也就是說思想是模糊的。有不少苦惱是因概念扭曲、思想模糊而引起,而快樂多來自思考確當、思想清晰。

經歷

感到愛情痛苦,其實未經歷過愛情。那些求不得的痛苦,都是因為不愛而產生。也許一方不喜歡,也許雙方都不喜歡,因此愛無從談起。如果彼此時刻喜歡並心甘情願,那麼相處就有快樂而沒有痛苦。

流動

生命隨著時間一起流動,所以我們無法活在當下。活著是從過去走到未來,而當下只是過去與未來的一條分界線,而且是虛線。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活好當下。在當下,我們基於過去而建設未來,這就是活好當下。

荒謬

無法偷到的是思考過程,可以偷到的是思考結果。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,不懂運用的可以偷了賣給懂的,是小偷。這時真正懂運用的買家更是大偷。所以"竊書不算偷"這種想法非常荒謬。

問題

世上最需要的不是哲學家而是科學家。問題已經很多,因此放在第一位的應是解決問題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必定會繼續提問,而且提出的問題必定更切合實際。其實,科學已包含哲學和信仰。科學更重視邏輯,因為不合邏輯的想法無法實踐。科學對宇宙規律的信仰更堅定,如果沒有這種信仰,我們對研究的前景就沒有信心。

探索

大地不全是陰溝,還有平地和高原。因此,即使厭棄陰溝,我們還刻意生活在其他地方。仰望星空是好奇另一個世界的存在,絕非厭棄這個世界。努力做好眼前的事情,為的是去探索未知,讓生活過得更好。然而,我們必須首先進入深微的世界,才有機會翱翔星空。

相守

真愛的本質是對等相愛,讓彼此均感到世間的美好,強壯和獨立。相愛中,互相保護不是衝動而是一種持久的行動。不是因為對方受苦或弱小,而是因為希望對方活得更好更長壽。

勞動

精神生活離不開勞動和消費。把精神生活侷限在某個方面,獲得的只能是偏見。在恐懼中防禦,是軟弱而不是強大。我們無需防禦被同化。因為社會同化所產生的變革,正是推動生命前進的巨大力量。

奢華

奢華能有限度地填補精神空虛,相對地提高生活的品質。簡樸不能證明靈魂高貴,因為沒有靈魂的生命最簡樸。生活簡單不是自由的必要因素,有意識地生活才會有自由的靈魂。

權利

剝奪別人的基本權利是一種大惡,這種惡出於恨而不士無意識。我們應該深入思考這個問題,並理解天賦人權的含義。放下權力,給予別人自由,這是大愛。

伴侶

精神與身體分不開。沒有全身心的伴侶,我們無法幸福。相愛是幸福的,因為不僅不會孤獨,而且身心舒泰。相愛讓我們滿足。帶著一顆滿足的心,我們的創造力就會發揮得淋漓盡致。

癖好

癖好不僅是一種成癮,更會令人產生幻覺,並失去自由。癖好或偏好都會限制視野,讓人產生偏見。這也是自我的一個面向。因此,我們應該擺脫癖好,並確定自己的偏好是否合理。這有助我們剝離自我,讓真我意識駕馭自己的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