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受 1月 16, 2016 散慢無法獲得成長,苟且無法獲得幸福,猶疑無法獲得自由。然而,拒絕就無法獲得,接受是一切的基礎。接受自己的散慢、苟且和猶疑,讓它們從此隱去,那麼,我們就更容易獲得成長,幸福和自由。 詳細
精彩 1月 16, 2016 世上有很多種角色,但人就只有男人和女人。因此,如果可以選擇,估計很多人都願意嘗試另一個性別,過一次截然不同的生活。這意味著,有嘗試的機會,就會有精彩的人生,而失去自由就會讓人絕望。然而,甘願接受上天賦予的一切,又是精彩的人生的必要條件。因此,放下選擇而過好每一刻,我們將會更自由,人生也會更精彩。 詳細
自由 1月 06, 2016 讓人自由的環境就是好環境。精神活動不一定要嚴肅,但嚴肅的精神活動必定是不自由的。在物質世界,我們還有無法逾越的限制。如果在精神世界仍然無法自由,那麼,我們在生命中體驗的就只有束縛。這樣,我們的靈魂也無法自由,從而讓身體受到更多限制。 詳細
經濟 11月 01, 2015 要自由,首先要經濟自由。透過經濟活動,我們將會積累大量知識和經驗,讓思考更全面。當我們實現了經濟自由,就會思考如何保護自己的成果不被奪走。這種思考將會讓我們觸及問題的核心,即權利與自由的關係。 詳細
束縛 8月 04, 2015 自由與家沒有衝突。對人來說,有家更自由,無家可歸才是不自由。之所以感到家限制了自己的自由,是因為那個地方不是真正的家,而是一個暫時容身的處所。這個處所不得不進去,裡面的瑣事又不得不做,所以感到束縛。 詳細
矛盾 6月 23, 2015 隱含矛盾的不是人的天性,而是有關愛情的思想。生活安寧與個人自由也沒有衝突,實際上安寧就是自由。因此,彼此相愛,我們就不會違背自己的天性。能夠以相愛作基礎,婚姻就是安寧與自由的廣廈。 詳細
衝突 3月 23, 2015 物質追求,很多時反映著我們的精神追求,所以物質的競爭也反映著精神的衝突。宗教上的衝突,就是精神目標不同而引起的。然而,我們不應該去競爭物質,而應該去創造。我們也不應該追求精神上的目標,而應該放下追求。這樣,我們才能讓物質更豐富,精神更自由。 詳細
靈魂 2月 09, 2015 所有人都追求自由,這標誌著人有相似的靈魂。靈魂每一刻都知道自己不自由。因此,因應不同的環境,我們以不同的方式對自由追求著。因此,能夠分貴賤的是追求自由的方式,而不是靈魂本身。貴賤也只是反映追求所付出的代價。我們說人有神性,表達出靈魂不僅平等,而且本質相同。說人有動物性,則表達出靈魂分別處在不同的軀殼,並要應對不同的身體環境。然而,藝術、哲學、道德和信仰,甚至科學技術,都是靈魂的表現。我們從這些表現中也能發現,自由就是靈魂的本質。 詳細
思考 1月 06, 2015 生活上的小問題,全都指向死亡這個根本問題。帶著這點意識去思考,就是哲學思考。這不同於胡思亂想。因此,我們應該排除不合邏輯的想像。透過哲學思考,能夠批判現有答案並發現真理。任何問題都可以找到答案,所以思考應該是一種自由的活動。能夠自由思考,我們就更容易建立正面的心態,並找到真確的答案。 詳細
自我 12月 19, 2014 擔心失去自我,也會無法展現真愛。其實不用擔心,我們希望守護的那個自我並不固定。相反,如果能讓自我消失,卻是一項很了不起的成就,因為能夠大幅提高我們的意識。因此,展現真愛意味著展現一個真我,能讓我們創造一個真正自由的人生。 詳細
平等 11月 05, 2014 太關注別人的眼光,等同於被別人束縛。因此,真誠地敞開,並平等地看待自己及別人,我們才能自由。只要平等,我們就不會苛求自己,也會放下不切實際的想像,擺脫對別人眼光的恐懼。 詳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