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經驗

我們的經驗有兩種。一種是由感官帶來的情感經驗,我們會記住外界刺激所引起的情緒反應。另一種是由思考帶來的理智經驗,我們記住的是思考情感經驗時所引起的情緒。這兩種情緒反應都可以用快樂或痛苦來做標記。如果我們過多關注情感經驗,讓這種情緒深刻在大腦,就有可能排斥理智經驗。這會導致我們更容易忘記思考的結果,難以產生感悟。因此,我們需要更多關注思考帶來的情緒,並讓它們更深刻。當我們擺脫對情感的過敏和倚賴,轉而更多感受思考時的情緒,就會更容易解決問題,從而獲得發自內心的喜悅。這樣,我們也能更好地應對外界的變化。

喜悅

真正的喜悅來自對成長的感知。即使別人看見我們的成長,並表達他們的感受,仍不能讓我們產生深刻的喜悅。然而,如果我們看見自己,那麼被別人看見就只是錦上添花。對成長感到喜悅,意味著我們更有保護生命的力量。

觀點

最堅定的信仰是對大自然的信賴,沒有任何祈求。這種信賴其實又是一種自信,本質上是相信自己無論如何都能活得好。因此,真正積極的觀點,是認為生命一切都是好的,沒有壞。生存就是好。能創造更健康長久的自己,是更好。能與其他生命建立深厚的連結,是最好。這種觀點能讓我們接受生命的所有際遇。我們不僅在快樂中可以成長,在痛苦中也可以成長。這樣,我們就比較容易實現一個美好的人生。

協助

真正愛一個人,我們不僅會去了解他,還會協助他從過去走向未來。過去的經歷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,不僅無需保護,還要及時放下。然而,接受他的過去,就是我們所能提供的最大幫助。

改變

一個人的心理改變是在瞬間完成的。這一刻獲得了真正的感悟,下一刻就改變了。如果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實踐仍然無法改變,就意味著頑固,或者對改變有所恐懼。因此,經過很長時間才發生的變化,就很可能是遺忘在起作用,是一種退化而不是成長。

記憶

要消除大腦的某個記憶,很可能損害其他記憶。因此,要忘記一些痛苦的記憶是不切實際的。對於身體的永久創傷,我們需要學會接受,因為這是無法逆轉的事實。接受這種事實的重點是理解當時的可能性,明白到如果不是幸運,那一次的傷害可能更嚴重。另一種創傷是心理上的。心理創傷所產生的痛苦很不確定,只要我們對事情的看法轉變,就可以將痛苦的程度降低,甚至轉變為快樂。因此,我們首先需要看到這種痛苦的虛幻性質。事實上,我們的身體沒有受到直接的損害。此外,所有心理創傷只因過去某一刻的執著而產生,如果這一刻我們不再執著,下一刻創傷就痊癒了。而且,對我們的心靈來說,一切沒有損害身體的事情,都是得到而不是失去,因為這些事情都能讓它成長。

信仰

古人的生存需求無法被滿足,因而對物質產生了欲望。但物質欲望更無法被滿足,因而又產生精神上的需求。這意味著,從遠古開始,人類已經期望擺脫物質的束縛。然而,在當時的環境中,滿足這種精神需求更難以想像。因此,古人的心靈落入一種絕對空虛之中,並產生了信仰。

自豪

我們不應太在意別人的認同,而應多尋求別人的理解。沒有經過理解的認同是虛假的,只會讓我們感到自大。一旦發現自己的觀點是錯誤的,那種從高處掉下來的感覺很不好受。能夠得到別人的理解,我們才有真正的收穫。不僅從反饋中獲益,如果別人知道我們是對的,還會給出堅實的認同和支持。這才是值得我們的自豪的時刻。

同在

愛情、幸福和自由是三位一體的,我們無法把它割裂。然而,一旦我們在思考中確定了它的意義和價值,就能放下這個完美的目標。不急於達成,而是在生活中創造它的雛型。我們逐漸豐富這個雛型的內涵,改良它的品質,讓自己的意識和它一起成長。其實,我們就是一個誕生於生命的意識。因此,從思考愛情得出結論那一刻,這個完美的目標已經深藏在我們的意識中。我們將超越生命和時空,永遠與這個目標同在。

促進

彼此真心喜歡對方,就可以在提升意識方面互相促進,讓彼此持久健康和快樂。彼此能幸福地走完人生的旅程,就能證明彼此的感情是真正的愛情。因此,愛情是身心健康的最佳保障。

雜草

生活上的困難,使我們內心累積不少負面的東西。這些東西很像雜草,生命力十分頑強。然而,我們無須費力將雜草完全拔除,也不必以自己喜歡的花卉來覆蓋。因為這樣做效果不理想。換一個角度看,這些雜草也有用,能提醒我們要對花卉更加有意識。因此,我們更加需要思考這些雜草的來源,理解它們帶來了甚麼,哪些有用、哪些無用。實際上,我們還可以讓雜草生長和開花。可見,所謂雜草,只是一種頑固的觀念。重要的是,只要我們明白真善美的意思,就可以將它們轉化為可供觀賞的花卉。

餡餅

無論快樂來自何處,其根源都在於發現自己的成長。即使為一個從天上掉下的餡餅而快樂,也意味著這種發現。正是由於我們意識到它並把握了機會,才接住了這個餡餅。這就是意識的快樂。

侷限

知識十分有用,但我們必須意識到其侷限。我們應該優先記住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和方法。當環境變遷,很多知識都會落後,有時更會變成障礙。然而,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,卻是我們應對新環境最有用的知識。

自然

自然現象不斷變化,而自然的本質卻保持不變。產生無數的現象,並維持變化,這是自然的本質。我們的生命就是這種本質的反映。因此,如果我們追求永恆,就要從變化中發現自然規律,然後跟從規律,並主動改變。這樣,我們就能成為自然界一種永恆存在的現象。

時間

對生命來說,時間是不斷減少的,因為我們的壽命有限。然而,對意識來說,時間是不斷增加的,是一種累積。因為意識越多,意味著我們的生存能力越強。不僅如此,由於時間只存在我們意識之中,我們對它越有意識,運用起來就越有效率,這相當於時間越多。因此,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時間,而是意識。

看見

除了繁殖,我們的需要幾乎全部可以獨自去獲得。我們需要被愛,實際上是需要被別人理解自己的需要,並分享滿足時的感受,並與別人保持聯繫。這能讓我們在虛弱時有所保障,是對安全感的需要。因此,我們最需要被別人看見。

知足

及時滿足需要能有效地減少欲望,因此我們需要知足。知道自己的一種需要已被滿足,我們就能放下這種需要。這不僅減少了欲望,還可以將生命力用於滿足其他需要。然而,知足意味著知不足。因此,強調知足的真正含意,是認識自己的真正需要。

勻稱

我們對男性體型的審美,應該由健碩轉為勻稱。對健碩的需求是遠古的生存環境導致的。這種體型在現代不僅不需要,還會成為一種負擔。我們的審美觀需要達成平衡。優美的線條意味著健康,而健碩的體型意味著消耗較多的食物和能量,為自身和環境製造更多的廢物,並對頭腦有害。因此,以健美代替健碩來審美,不僅更合理,也能將兩性審美觀統一起來,形成對人類的審美觀。

決定

對於一件事,我們無法知道它對生命整體的好壞,但比較容易判斷它對我們自身的利害。因此,做決定的時候,我們應該避免受到不確定因素的影響,只從自身的利益出發。然而,我們還需要一個原則。除非必須做決定,否則不做決定。這不僅是一種擁抱不確定的勇氣,也是應對道德困境的有效方法。

前進

就像接受別人能找到愛人那樣,勇敢接受不確定,我們就能找到世界的確定性。我們需要發現事物發展的規律,也需要確定自己能夠繼續生存。這樣才能確定我們的前進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