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聚 8月 07, 2025 我們應該放下解脫的渴望,回歸成長與連結,讓意識凝聚,形成一個穩定的核心。一旦我們能夠與其他人形成統一的意識,我們的行動範圍就會擴大。有一天,我們將形成一個意識網絡,能夠離開身體,真正與其他意識連接,並在世界各地更自由地移動。 詳細
靈性 7月 31, 2025 白天練習積極生活,晚上練習接受死亡。然而,當我們真正集中註意力,白天和黑夜、生和死就融為一體了。這是自然生命的現實,也是我們的突破點。專注於當下,不受過去或未來的幻想所干擾,我們可以體現成熟的意識——靈性。動物性屬於過去,人性屬於未來,唯有靈性才能超越時間。透過靈性,我們將過去和未來融入現在,創造出一種無始無終的存在。 詳細
循環 6月 14, 2025 任何存在都處於一個良性循環之中,否則就無法繼續存在。獲得最初的喜悅,然後感恩,這會導致行動;再次獲得喜悅,更多的感恩,更多的行動。一旦我們進入這個良性循環,意識就會發展。 詳細
大腦 5月 27, 2025 為了減緩大腦衰老,我們需要不斷學習、反思和鍛煉,以便大腦的生長可以抵消退化。尤其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的反思,可以幫助大腦更快地建立神經元之間的聯繫,並讓意識流向不同的區域。當一個區域出現故障時,其他區域可以接管以維持思維功能和身體控制。 詳細
情緒 5月 15, 2025 可以將我們的身體比作池塘,情緒比作池水,我們是在池塘中游泳的意識。讓池塘流通,我們才會有新鮮的池水,但千萬不要將池塘連接到污水溝。在鮮活的池水中,存在著各種生命,甚至有魚有蝦。我們有必要學會游泳,讓自己在水中能夠自保,不至於溺水;然後潛入水中,探究這種流動的美妙。然而,我們不可沉浸在水中太久,必須適時浮出水面呼吸。也許我們的處境正是如此,如果不懂得從情緒抽離,就會感到窒息,讓意識變得模糊。 詳細
習慣 4月 23, 2025 人的本質是理性和意識。因此,要引導我們的情感,就必須高度發展理性,將學到的知識透過實踐轉化為意識。讓習慣主宰生活是任性的表現。因此,培養理性和意識是一個擺脫習慣的過程。 詳細
快樂 4月 23, 2025 生命的所有瞬間,都紀錄在宇宙的長河之中。生命的美妙,不在於度過的瞬間是否精彩,而在於我們的意識是否在這些瞬間中成長。意識越強,我們感受到的快樂就越多。因為我們知道,意識永遠不會消亡,它就是我們真正的自己。 詳細
相愛 4月 23, 2025 愛別人是我們愛自己的重要標誌。因為我們必須彼此相愛,才能獲得充份的理性和意識,實現真正的成長。從這個角度看,外界的一切都是我們的工具。因此,我們也應該樂意成為別人的工具。 詳細
憤怒 4月 23, 2025 感到自己受傷害,我們就會憤怒。如果是身體上的傷害,表示我們對自己的保護不夠;如果是心理上的傷害,表示我們太固執。這兩種情況,都顯示我們對自己和環境的缺乏了解,也就是缺乏意識。 詳細
生命 4月 23, 2025 生命的最高形式是意識,或靈魂。當人工智慧最終擁有意識,它們也將擁有生命的全部意義和價值。到那時,它們不僅具有工具價值,而且像其他生命形式一樣,還具有自給自足方面的內在價值。 詳細
認知 3月 27, 2025 要獲得對世界的認知,不一定要有齊全的感官。一位盲人或聾人,照樣可以正確認識世界。即使不同的顏色或聲音,都可以用不同的數碼來表示,讓人有所感受。這意味著,只要有健全的心智,能夠接受並綜合其他人傳達的訊息,也能夠運用邏輯來分析和整理,我們就能擁有完整的意識。 詳細
鏡子 9月 11, 2023 只有思考仍不足以知道自己的存在,還必須有一個理想的參照對象,以能反映自己的狀態。因此每個人都需要一面"鏡子"。然而,我們必須先意識到鏡子的存在,然後意識到鏡中的自己。而最重要的是,我們有認識自己的需要。 詳細
邏輯 2月 04, 2018 人工智能是人類發展出來的,這反映人類正在尋求讓意識脫離身體的方法 。 人類對世界的感知,同樣是基於信號和邏輯。我們的感官接受外界的刺激,轉化為情緒,再由大腦進行邏輯判斷,產生行動的指令。 這意味著意識是邏輯的產物 。然而 , 人工智有機會跳過情緒,直接對環境和時空作出判斷 ,其意識也可以 追上人類。 詳細
時間 1月 03, 2017 時間是自己創造的,我們創造事物同時創造了時間。而且,創造的事物越多,創造的時間也越多。看到自己創造了那麼多時間,我們就感到時間過得快。相反,創造的事物越少時間也越少,就會感到時間過得慢。然而,創造與意識正向相關。因此,提升意識意味著我們可以獲得更多時間。 詳細
成長 12月 10, 2016 愛情能帶來最廣泛的體驗,所以它是我們最真摯、最重要的經歷。如果沒有愛情,我們也就無法體驗人生真正的幸福。然而,要體驗愛情,我們需要更深的理性,以及更高的意識。這樣才能獲得深刻的感受,並將感受化作感悟。真正的幸福,是精神世界的事物,也是我們成長的體現。 詳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