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自大

自卑和自大是兩個極端心理,都是自信不足的反映。真正的自信來自於接受並欣賞自己的全部,是一種既不自卑,也不自大的心理平衡。如果對自己某些能力不自信,我們就會產生自卑,並陷入自我否定。當我們渴望重新獲得心理平衡,就會強調自己的其他優點,試圖抵銷缺點。這會讓我們走到另一端,自以為是和自大。因為各個方面的優點和缺點是無法互相抵銷的。

自由

集體由個人組成,大我由小我組成,上帝由萬物組成。智慧從靈魂解放開始,也就是從定義上帝開始。信仰標誌著束縛,智慧標誌著自由。自由的靈魂是快活人生的保證。

美感

沉默與說話都是自然的權力,所以我們能以沉默去爭取利益。然而,沉默缺乏美感,因為埋沒了說話能力。其實,展現我們的能力,讓別人感到美,也可以讓我們得益。當我們平靜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、想法或需要,就會讓人感到美,傾向於給予。而沉默或激烈,都會讓人失去美感。

權威

無論先賢或今賢,都已成為過去。對於未知的領域,他們仍然未知。因此,我們不應為自己樹立權威,限制自己的探索能力。對每個人的觀點,我們都應該多了解和思考。還需結合自己的觀點,歸納自己的理論,然後以實踐來驗證。

啟發

無論一本書寫得好不好,我們讀了都會有所啟發。有時從書中的深刻觀點或理論受到啟發,有時也可以從偏見和謬論中受到啟發。閱讀的收穫與我們的思考深度密切相關。只要我們積極思考,看甚麼都會有收穫。因此,我們無須限制自己只看世界的某部份。

閱讀

閱讀的收穫是增長知識。還須對知識進行歸納和運用,才能讓智慧成長。除了閱讀我們還須實踐。而且,有時實踐比閱讀更重要。因為生活就像一本百科全書。

厭惡

嫉妒與厭惡也因恐懼而產生,我們恐懼失去。要趕走那些厭惡的人,而不是自己離開,是嫉妒他們霸佔了自己的位置。是嫉妒令我們厭惡別人,而不是別人討厭。

恐懼

潔癖反映我們的恐懼。要避開一些引起恐懼事物,反而會拉近心理上的距離,令我們更恐懼。接受那些事物,也接受自己的恐懼,這樣恐懼會離開。要克服恐懼,我們需要找到方法與引起恐懼的事物相處,而不是避開。我們需要明白,如果有一天無法躲避,恐懼有機會令人失去意識。

責任

人生最大的責任是讓自己更自由,追求自由是生命的預設。這是一個元意識。讓自己更自由,我們才能培養完整的意識,最終讓自己完全自由。如果不帶著這個元意識,就會處於各種束縛中而不自知。這樣會導致無意識增加,更不自由。

佳緣

真愛讓人擺脫恐懼,情深就不怕失散。那些流於表面的情,才會希望在來世或天國再加深。千世萬世,在無盡的宇宙中都只是一瞬間,佳緣肯定不止一個。當我們看透時空,就不會再執著於一時、一地、一人。

分離

生命為延續而結合,也會為延續而分離。有利於延續,無論是結合或分離都是好事和喜事。豁達能讓我們看到永恆,對離離合合不生唏噓之感。

紐帶

人與人最緊密的關係是愛情,因此人與世界最緊密的紐帶是愛。對逝者的懷念,可以帶著感激,或帶著怨疚。前者令人輕快而獨立,後者令人沉重而倚賴。然而,天國是倚賴者的妄想。

兒女

能協助兒女獨立是好父母,能離開父母才是好兒女。父母大多比兒女先離世,倚賴父母的人就會將自己變得像孤兒。其實,不能獨立的兒女會令父母擔心,所以不是好兒女。

造緣

隨性不如率性,隨緣亦可造緣。率性和造緣,是面對遭遇的積極態度。意識和理智,是創造命運的必備能力。

智慧

我們能夠創造命運,但卻無法支配它,這意味著命運是一種共同的創造。因此,不試圖支配自己所遇到的事物,表示我們具備順應自然的智慧。

命運

如果知道命運可由自己去創造,我們就會創造一個美好的人生。因為我們嚮往美好。如果命是先天的條件,運是我們後天的努力,那麼命運至少一半在自己手上。先天條件難以改變,但後天的努力由自己控制。因此,美好的人生完全可以由我們自己去創造。

共享

希望獨佔,得不到就會痛苦。希望共享,看見了就感到幸福。獨佔讓人痛苦。因為要達成獨佔必然耗費生命,並且難以實現。共享讓人幸福。因為我們沒有浪費時間去維持獨佔,倍感自由。而且,共享意味著互相給予,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。

偉大

看待宇宙的終極的眼光是,宇宙沒有終極。在這樣的宇宙背景中,我們的生命是非常渺少的。然而,渺小的生命卻能發現宇宙的偉大。因此,雖然宇宙偉大,但生命因發現宇宙而變得更偉大。

覺醒

人從小就知道自己會死。隨著成長,自我意識越來越強,有時以為自己無所不能,抵消了對死亡的恐懼。後來重新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是一個短暫歷程,便著眼於身心健康。這是真正的覺醒。至於精神追求,這只是覺醒前的夢。如果沒有更多地關注身體,即說明仍然處於自我的幻想之中。

衝突

對人來說,物質追求很多時候是精神追求的反映。宗教的衝突,就是精神追求引起的衝突。有追求就有衝突。因此,我們不應該去競爭物質,而是去創造。精神是不值得爭的,而是應該自由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