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造緣

隨性不如率性,隨緣亦可造緣。率性和造緣,是面對遭遇的積極態度。率性是以理智率領情感,造緣是對做事動機的充份掌握。因此,這種意識和理智,是創造命運的必備能力。

智慧

我們能夠創造命運,但卻無法支配它,這意味著命運是一種共同的創造。因此,不試圖支配所遇到的事物,表示我們具備接受命運的智慧。接受命運,我們才能創造更好的命運。

命運

如果知道可以參與創造自己的命運,我們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人生。嚮往美好,是組成我們命運的重要元素。如果命是先天的條件,運是我們後天的努力,那麼命運至少一半在自己手上。先天條件難以改變,但後天的努力卻由自己控制。因此,美好的人生完全可以由我們自己去創造。

共享

如果希望獨佔,那麼得不到就會痛苦。希望共享,看見了就感到幸福。之所以獨佔讓人痛苦,是因為要達成獨佔必然耗費生命,並且無法實現。之所以共享讓人幸福,是因為我們沒有浪費時間去追求獨佔,倍感自由。而且,共享意味著互相給予和融合,不僅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,彼此更可達成一種自然的歸屬。

偉大

對宇宙的終極看法是,宇宙沒有終極。在這樣的觀點中,我們的生命是非常渺少的。然而,渺小的生命卻能讓我們發現宇宙的偉大。因此,雖然宇宙偉大,但我們卻因發現宇宙而變得更偉大。

覺醒

我們從小就知道自己會死。但隨著成長,我們的自我越來越強,並以為自己無所不能,以致忘記了死亡。直至重新認識到生命是一個短暫歷程,我們才更多關注身體健康。這是真正的覺醒。精神追求只是覺醒前的夢。如果精神追求沒有引起對身體的更多關注,即表示我們仍然處於夢中。然而,真正的覺醒,不僅是發現生命的侷限,更在於發現真正的自己,以及我們存在的真正意義。

衝突

物質追求,很多時反映著我們的精神追求,所以物質的競爭也反映著精神的衝突。宗教上的衝突,就是精神目標不同而引起的。然而,我們不應該去競爭物質,而應該去創造。我們也不應該追求精神上的目標,而應該放下追求。這樣,我們才能讓物質更豐富,精神更自由。

健康

身體健康,是合理生活的反映。生活上的取捨,我們需要以身體狀態作為判斷的標準。我們需要感到自己生活正常,才能感到幸福。換句話說,如果身體長期感到不適,我們就應該重新審視生活的細節,找出有問題的地方加以改善。

專注

做事能夠專注就容易抽離。專注表示我們能掌握事情的發展趨勢和進度。知道每個段落的起止,就能知道何時可以離開。因此,專注更意味著我們不被事情所羈絆。實際上,能夠在多個任務之間靈活切換,才說明我們真正專注。

調節

當我們的思維進入惡性循環,就會傷害身體,所以想得通才會對健康有益。我們需要適時放下思考,讓大腦得到足夠的休息。就像我們的心跳功能那樣,大腦也無法自己停止運作。因此,我們不僅需要學習思考,也需要學習有意識地不思考。用意識來調節大腦,就像通過呼吸來調整心跳一樣。

對等

感恩有時意味著感到對別人有所虧欠。這很正常,因為我們真的接受了別人的贈予。只要喜歡回報,彼此的關係就能維持對等。然而,如果不喜歡回報,我們就應該拒絕別人的贈予。別人有贈予的自由,我們也有拒絕的自由。我們無須害怕拒絕,因為彼此的關係仍然對等。

人生

人生的可愛,引領我們構築未來。生活的艱辛,迫使我們大步邁開。我們的理性,在於追求和諧而不執著。生命的永恆,在於彼此相愛。快樂、痛苦,理性、感性,以及相愛和永恆,都揭示著人生的方向。

兩性

有些男性只以情感去感受女性,而不是以理智去認識女性。然而,喜歡只是感性上的事情,愛才是理性。唯有愛才懂得算感情賬,才不會經常埋怨。如果兩性能夠緊密結合,不僅可以一起腳踏實地,也可以一起飛出太空。這樣,人類就不再受地球的限制,並擁有無限的可能。

迷惘

少年迷惘,是因為對世界缺乏認識。一切成長都反映個體對環境的適應。因此,自我教育就是主動學習,自主成長。能夠勤於思考、擺脫習慣,我們的意識就會變得完整。我們可以透過閱讀以增廣見聞、促進思考,也可以透過寫作來整理感受和領悟。這樣,我們就能擺脫迷惘,成長為有意識的成年人。

選擇

執著於尋找知己固然偏頗。然而,找一個自己不愛的人作伴侶,卻是與自己過不去。這種選擇對自己和別人都有害。選擇伴侶的條件首要是相愛,這又需要我們首先理解愛。能夠相愛,彼此必然是知己,也必然是靈魂伴侶和生活伴侶。因此,理解愛我們才會懂得選擇。

親密

雖然親密讓彼此不再爭吵,但卻不會缺少批評和自省。這是判斷是否親密的重要標準。經常爭吵無法親密。然而,如果缺少批評和自省,所建立的關係就是一種假親密。因此,唯有當彼此長久溝通順暢,親密關係才能穩固。

機會

雖然意識所關注的是真實,但自我留戀的卻是幻想。因此,我們的自我總是執著於地老天荒。然而,幻境無法到達,因此自我的夢想終會破滅。唯有及時發現自我的虛假,我們的意識才能把握自己成長的機會。

緣份

孤獨源於對死亡的不理解,是對死亡的恐懼。帶著這種恐懼,我們總是無法感到滿足,所以感到孤獨。然而,愛情的基礎是充滿意識並無所畏懼。因為有勇氣才會樂於給予,才能創造幸福的未來。愛情也是對生命的感激。因此,擺脫孤獨並展現愛心,我們才會遇到真正的好緣份。

是非

有選擇就會有是非,選擇就像解答是非題一樣。當我們面臨選擇,腦海中無可避免地出現是非的分別,要超脫是十分困難的。然而,如果我們不需要選擇,那麼,所有答案可以全部皆是,也可以全部皆非。這樣,是非的分別就會消失。帶著這種超然的意識,我們就能更輕鬆地面對生活中的選擇。

超然

強烈的角色感、對立感以及控制欲,都是自然產生的。這樣我們也很自然會活得累。因此,我們需要培養超然的意識,以打破自然的限制。然而,這也是自然賦予我們的一種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