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
顯示從 2016 起發佈的文章

幻覺

酒是麻醉劑,又會讓人認為是興奮劑。醉了覺得自己是個超人,幻覺而已。人需要麻醉劑,因為感到人生滿是痛苦。人又需要興奮劑,因為連痛苦都無法讓他清醒。酒似乎有雙重的作用。少量的酒能讓人感到興奮,而大量的酒又能將人麻醉。然而,無端的興奮或麻醉最終都會損害生命。

道理

向沒有尊嚴的人要尊嚴,以及與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,都是不智的。在精神領域,彼此的靈魂必須一致才能融洽相處。因此,我們首先要給予自己尊嚴,首先要自己懂得講道理,然後才有資格要求別人。

道德

我們最需要的道德不是一種規範或自律,而是一種意識和理智。這種道德是一種促進生命成長的智慧,在自由的人互相給予的時候,最能體現。

德智

德育不應灌輸規範,而應輔導學生理解自由。智育除了傳授知識,更要指導正確的思考方法。體育應培養頑強的鬥志,以及在緊張和鬆弛之間切換的能力。

道德

真正的道德只有一個層次,就是生命層次。不損害生命才是道德的。這樣的道德必然是客觀的,因為所有生命都會認同。建立這樣的道德觀,一定能夠減少人際關係的衝突。

體驗

愛情所給予的最廣、最多,所以至真、至重。如果無法體驗愛情,也就無法體驗人生真正的幸福。然而,體驗愛情需要更廣的理性、更多的意識。因為這樣才能獲得深刻的感受,並將感受化作靈魂的感悟。真正的幸福是精神世界的事物,是靈魂成長、意識增強的體現。

敏感

習以為常的最大問題,是令人對未來失去興趣。這意味著擺脫習慣才能保持敏感。然而,我們不應以新習慣代替舊習慣,或以好習慣代替壞習慣,而應以意識代替習慣。因此,我們首先需要意識到不應將習慣分為好壞。一旦將某個習慣定義為好習慣,就很難擺脫它。

價值

外界的認同是人生價值的一部份。如果得不到任何人的認同,我們也無法獲得精神上的滿足。因此,最少必須自我認同,因為這樣能獲得快樂。然而,被別人完全接受,我們才能感到真正的幸福。

宗教

宗教本質上是相信而非懷疑和思辨,所以佛教和佛法有分別。入世和出世的本質一樣,都是以獲得自由為終極的目標。宗教重視實踐是正確的。但反對思辨或鼓勵迷信,卻會與重視實踐產生衝突。

融合

融合是一個放下習慣的過程,最終彼此以意識來相處。有些人害怕失去習慣,以為就等於失去自己,這是需要克服的恐懼。真正的自己是我們的意識,而不是習慣。只有意識能夠真正融合。

感動

會否感動不能反映一個人內心的善惡,因為壞人也有被感動的時候。很多感動只是被觸動了痛處,引起了情緒反應。真正的善良是充份的理性,不會因為一時的感動而做出破壞行為。

種子

從虛無縹緲開始,發展到腳踏實地,這樣愛情才有機會發芽、生長和開花結果。婚姻是檢驗愛情質量的場地。感到婚姻傷害了愛情,是因為它檢驗出兩人的感情中缺少愛情的種子。

享受

一切享受除了需要心靈的參與,還需要配合適當的工具。能買到的工具,其價值必定低於享受的價值,這樣才能獲得利益。然而,買不到的工具其價值就比享受還高,因為它是無價的。在我們的心中,無價之寶有著最高的價值。因此,在愛情中,彼此成為對方的無價之寶,能讓彼此到達享受生命的最高境界。

滿足

如果幸福是心滿意足,不滿足就意味著不幸。只有傻瓜才會認為豬和傻瓜真正滿足。看看它們受挫折時候的表現,我們就能知道它們是否滿足了。豬和傻瓜都很不幸。

美滿

最美滿的結合必定包含婚姻,因為婚姻能讓關係變得更親密。人生是一系列的嘗試。如果沒有體驗過與一個人共享自己的一切,始終是一種欠缺和遺憾。共享的關係完全吻合生命的意義。因此,我們需要建立這種關係,才能實現人生的全部價值。

共享

一個人的身體是無法被分享的,否則我們就需要考慮要享受手還是腳。我們也無法與很多人深度分享自己的精神世界。因此,我們最終會發現,只與一個人共享生命的一切,才是最佳的選擇。

感受

喜歡逛奢侈品商店與喜歡看藝術品,都是喜歡人類傑作的表現,能令人感到快樂。精神世界建立在物質之上,快樂的心態要以感受來建設。經過環境的磨練,我們才會有敏銳的感官和靈活的頭腦。然而,經歷是一種負擔,不應看得太重。當下的感悟更有價值。因此,將自己的感受告訴別人,帶來同情和理解,能緩解痛苦並帶來快樂。

自由

跪下的有跪下的痛,高高在上也有其累。誰也不能在不平等之中成為神。我們是大自然的一份子。因此,只要實現一個大同的世界,我們就能結合為一個自由的神。

圓滿

圓滿就是沒有缺憾,因此只有圓滿的事物才能形成完美的世界。生命有其發展的藍圖。當生命以靈魂方式存在於世,我們就實現了完全的自由,進入完美的狀態。時間將會讓一切圓滿。

整體

彼此接受和喜歡對方的全部,這才是愛情,這樣才會心甘情願為對方付出。只醉心於對方的某些特質,不可能產生真正的愛情,因為這是從對方獲取而不是給予對方。

心動

對異性心動,有時亦反映出一種老態。青春不再,獲得異性青睞的機會少了,欲望反而增大。這種欲望與身體機能可以成反比的,這正是欲望的特點。欲望帶來的可能是創造,也可能是破壞,不一定正面。只有滿足和感激,才能帶來真正有益的創造。因此,我們需要在老去之前,擁有一顆滿足的心。懷著感激,老來就會感到幸福,死而無憾。

問題

身心專一才是真正的愛情,這個問題已有定論。如果不專一仍被定義為愛情,大家也不用討論,因為所有感情都可以叫愛情。其實,回顧一下愛的定義,愛情的定義也就水落石出。愛情必定繼承愛的一切,而且比愛還要多一點,就是相愛。

共享

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要實踐的是共享主義,讓彼此共享生命的一切,融合為一個整體。在這個整體中,兩個人是平等的,彼此都是其中的一半,缺一不可。這種婚姻將共同利益放在第一位,將有關整體的事情排在最前面。因為整體的利益就是個人的利益。

成功

最成功的父母,能夠讓孩子脫離他們的影響,真正獨立地處世。父母與孩子相隔一代,最少十幾二十年,世界變化很大。以父母的知識和習慣去影響孩子,會影響他們對環境的適應,遭受更多挫折。若能自由發展,他們必定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。

情敵

走進婚姻才培養愛情,婚姻初時很可能不穩定,因為婚姻關係比不上愛情的吸引。理想的婚姻是愛情的產物,又服務於愛情,就如愛情一樣穩固。因此,真正的愛情沒有情敵,有愛情的婚姻最穩固。

幸福

幸福是持續的心滿意足。處於幸福之中,我們是不會經常說自己幸福的。幸福和自由差不多,放得下幸福才有機會。如果我們經常說"我要幸福",或者說"我要做一個幸福的人",那麼幸福還離得很遠。

婚姻

在婚姻中仍然尋找愛情,就意味著兩人沒有發生愛情。這樣的婚姻當然不穩固。如果不需要愛情,也可以維持表面上的婚姻。然而,這種表面上的婚姻從來都不稀罕,也不會特別穩固。除非社會規定不許離婚。

珍惜

為戀愛而自殺,絕不等同為愛情而自殺。因為愛情讓人珍惜生命,努力活著,因為活著才有相愛的機會。因此,我們不僅會保護自己,更會保護對方免受傷害。

冷靜

我們不需要遺忘,反而需要清晰的記憶。感到活不下去,有時是記憶模糊所產生的錯覺。在紛亂之中,冷靜才能主動把握機會。然而,這種冷靜必須有清晰的記憶作支撐。這表示我們有足夠的意識,能夠掌控局面。衝動則表示我們將思維困在回憶和想像之中,忽視了對將來的預測。

機會

總想跳到另一個地方,是因為看見人生到處都有機會。這反映出一個不自由的狀態,亦產生了跳走的壓力,如果變成動力就是好事。最難跳出來的是陷阱,這不僅令人痛苦也無奈。當我們不需要再跳,就意味著已經獲得自由。

死亡

如果生命沒有下一刻,當下這一刻就毫無價值。正因為死亡會讓生命失去價值,所以我們才要避免。這意味著我們真正關注的是未來。因此,讓過去的一刻好好死去,讓自己在下一刻重生,我們才能實現當下這一刻的價值。

生活

奢華或節儉,都只是精神上的需要。奢華的生活雖然成本較高,但只要不損害健康,也會有更多體驗。節儉則能體驗不倚賴物質的生活。其實,只要能夠滿足自己精神需求,並且帶來快樂和滿足,就是高品質的生活方式。

利益

要獲取物質利益必然要付出代價,這可能是金錢或時間等等。然而,獲得精神上的利益是完全沒有代價的,因為只需要思考。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無法停止的思考機器,如果不利用它就會造成浪費。

結婚

結婚是宣告兩人開始共同生活,並尋求社會認同。婚姻不是純粹的契約關係,因為感情無法量化。因此,以愛情建立婚姻兩人是伴侶關係,否則只是同伙。伴侶是長遠的,因為除了利益還有感情,講究融合和共享。同伙則是短暫的,因為以利益作為關係的重心,當利益不一致的時候就散伙了。

單調

我們習慣於豐富而害怕單調。因害怕單調而豐富自己,到頭來又會落入另一種單調之中。這樣逃避單調是徒勞的。然而,只要我們專注自己的成長,就不再有單調或豐富之分。

重複

完全不可重複的事情,不會有吸引力。我們對這種事情的記憶也會很快消失。對生命來說,重複意味著有益,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種重複。在重複的生活中,我們可以不斷成長和進步。然而,從時間的角度去看,世上絕對沒有重複的事情,因為時間不斷流動。因此,隨著時間消逝,我們的生命和記憶都不復存在。這意味著只有靈魂能夠超越時間,因為它永遠都存在於當下。

活著

當下是過去與未來的分界,而活著是從過去走到未來的過程。就像一張圖無法構成動畫一樣,我們無法活在當下的一刻。當下其實是過去的一部份。因此,以過去為基礎,努力構築未來,才是真正活好每個當下。

終結

人生有些事情應該儘快終結,例如病態的關係,但卻沒去終結。人生也有些事情不應終結,例如去愛,但卻把它終結了。前者害怕死亡,因為失去關係意味著生存的力量被削弱。後者太輕視人生,因為有愛我們才有足夠的力量。

統一

美好的人生是安寧與祥和的統一。如果必須獨處才能安寧,必須相處才能祥和,那麼,獨處就無法祥和,相處也無法安寧了。這會讓生活非常衝突。因此,我們需要培養任何時候的安寧與祥和。彼此安詳地活在當下,衝突和焦慮都會大幅減少。

發展

任何伴侶都不是偶然遇上的,而是逐漸發展出來的。我們無法將身心分開,所以靈魂伴侶必然是全身心的生活伴侶。因此,彼此願意朝夕相處、融合和共享,才有機會變成靈魂伴侶。

過程

真愛是心甘情願地付出,全心全意地對別人好。而且,必須是彼此相愛。從感情開始到真愛,必會經歷一個過程,而這個過程還不是真愛。然而,一旦引入三角關係,這個過程就會終止,真愛無可能發生。因此,發展愛情需要專一。這不是一個人的需要,而是兩個人同樣需要。

孩童

我們不應留戀孩童世界,也不應忘記孩童時代的感受。然而,需要保留的是好奇心而不是無知,因為孤獨有時是因為無知而導致的。最常見的是不知道如何相愛,甚至不知道如何融洽相處。

衝突

孤獨因為疏離,也就是失去了親密的自由。尊重對方是以放下權力來實現的,而且互相尊重才能達致真正的尊重。如果本來就喜歡對方,那麼親密關係中的衝突,就是因為不願意放下權力而引起的。放下權力,就是給予對方自由。

真愛

以假愛撫慰孤獨,會讓人更孤獨。因為假愛中雙方必須保持距離,或隱藏自己。當假愛浪費了彼此太多時間,就可能產生恨。真愛能解除孤獨,是因為彼此放下自己的權力和利益,並協助對方擁有更多自由。這種給予造就彼此的深度連結。

表達

向對方袒露自己的靈魂,表示願意表達自己的恐懼、期待和思想,並且喜歡被對方審視和欣賞。愛情之所以寶貴,是靈魂與身體的統一和結合。因此,首先袒露靈魂,我們更容易能獲得身心愉快。這是發展愛情的捷徑,讓我們更快到達融合的階段,也避免將時間浪費在無法變成愛情的感情上。

自由

有精神目標就會受制於精神,與受制於物質目標同樣,限制了自由。真正的個體自由必須沒有既定的個體目標,就連獲得自由這個目標也不可以有。單純的精神自由只是一種假象,物質豐富才能帶來真正的自由。這包括維持身體健康所需的一切。因為缺乏所以貪,而缺乏是絕對的,因為所有人都缺乏生命時間。因此,修行的重點不在於戒貪,而在於培養意識,讓我們做任何事都考慮未來的自由。

排他

真正愛情的排他,是自然地不受其他異性所誘惑,並不是一種克制。如果仍然受誘惑,就表示愛情仍未發生。愛情是心甘情願地給予對方所需,而每個人都需要專一的感情。因此,我們可以觀察到愛情的排他現象。

厭倦

基於假愛的結合非常脆弱,因為婚姻很快就讓其現出真面目。不是因為愛情易變,而是因為假愛無法變成真愛。不是因為愛情難以保持新鮮感,而是因為假愛很快就令人厭倦。

敵人

不理解愛就會將欲望當成愛,或者將無欲當成愛。愛是心甘情願的付出,所以帶著獲取心就不是愛。愛又是連結的希望,所以完全無欲無求也不是愛。純粹的愛就是連結、融合和共享,其他一切欲望,只要違背愛,就是愛的敵人。

理性

人是理性化動物,當然帶有動物性。理性化程度低表示意識少,這就更接近動物。然而,如果有了高度的理性和意識,就可以說具有神性。神使完美的化身。

善良

要成為好人或壞人,有時也可能是同情心在作怪。決定是否善良的是理智,並非同情心。我們可能同情壞人而壓迫好人。因為好壞只是一種主觀評斷,隨時可以改變。

成敗

判斷人生成敗的可靠標準,是能否做喜歡的事。能夠做真心喜歡的事,我們獲得的快樂更多。然而,我們應該學會判斷自己的決定是否出於真心。守護生命的利益,追求生命的目標,才是我們的真心。

天才

有些天才是因為某些方面的能力弱,才令到某方面變得強。我們無需羨慕天才,因為平衡發展的人生存能力較強,更容易適應各種環境。

契機

"強烈地渴望愛"很可能是索求而不是付出,因為孤獨的時候最想被愛。孤獨的深度決定索求的廣度。無法滿足則會更孤獨,進而更多索求,滿足則會回饋別人。淡淡的孤獨是愛的契機,從索求中體會別人的需要,轉為給予。太孤獨反而難以去愛,因為別人很難滿足其需要。索求無果會造成恨,走向愛的反面。

自卑

自卑不同於謙卑。自卑者缺乏成功的基礎,即使得到別人的同情,也會因不自信而失敗。有天賦也需要有自信,才能充份發揮創造力。有時我們說自卑者更容易成功,只是對自卑者的安慰。然而,每個人可以發掘自己的優勢,並培養自信心,擺脫自卑的性格。

情願

擁有真正愛情的充份條件,是願意為愛情投入全部生命。這意味著我們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,克服一切困難,甚至願意為愛情而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短暫。因此,我們在愛情中收入比付出更多,就像彼此共同經營一個永遠盈利的事業一樣。關鍵在於心甘情願。

同情

堅強的自我能夠忍受孤獨,但卻是一種封閉和缺乏。孤獨源於不相愛,所以相愛是消除孤獨的唯一方法。孤獨是被動的,我們都不希望孤獨。上天賜給我們生命,又賜給我們同類,如果仍然感到孤獨,那必然是一種非常負面的感受。然而,當一個孤獨的人同情和理解另一個人的孤獨,那麼這兩個人都很有機會因相愛而走出孤獨。

獨處

孤獨不一定因為獨處,獨處也不一定會感到孤獨。我們可以先放下孤獨,更好地體驗獨處。我們不可能永遠獨處,又有很多暫時獨處的機會。因此,我們最缺乏的反而是高品質的交往。

超越

使人脫離原始的是理性,而不是社會化。理性不僅超越原始的自然和簡單,也讓生命變得更有意識,最終超越地球的限制。然而,人類仍然未從物質中解放出來,人類的靈魂仍然倚賴身體。因此,理性的發展遠未完善。

行動

愛情不僅是一種情感,更是一種行動。因此,它始終以物質為基礎。不僅行動需要物質,理解別人對物質或財富的需要,也是發展愛情很重要的一環。因為生命首先需要的是物質,然後才是精神。解決了生命對物質的需要,才能保證愛情的健康發展。

世界

情感世界是感覺上的世界,宗教世界是一個想像的世界。然而,我們只能憑理性去認識和理解世界。哲學思考世界,科學探索世界並驗證自己的思考結果。除此之外,科學還可以創造更美好的生活,讓我們更深刻地體驗世界。

長壽

認識世界的根本目的是繼續生存。財富、權利、地位都與繼續生存有密切的關係。生存為了繼續生存,所有生命都一樣。即使精神上的追求,都是圍繞著生存而展開的,因為生存越久對世界越有意識。孔子認為認清了世界才能安心地死,這種想法有利長壽。蘇格拉底以為自己已經認清了世界,有可能導致短命。

求真

信仰是對偶像、教條或道理的服從。如果最後發現信錯了,就會感到失落和痛苦。人生的根本目標是健康和幸福,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依靠科學。因此,我們需要求真的精神,而不需要盲從的勇氣。

危險

崇拜和誘惑很容易並存,並且都是危險的假愛。出於這種假愛而走到一起,彼此的幻想很快就會破滅。因為距離接近,彼此能清楚了解對方。有些關係彼此必須保持距離,也出於這種原因。

成熟

一個人學會說假話,表示他開始有意識。然而,當它懂得真誠的時候,才表示他的意識接近成熟。因為它意識到說假話的代價,以及真誠的的價值。

真話

很少有不能說真話的場合,我們無須太擔心說真話會招致損失。也不用沉默,因為說真話的代價最小。因此,說真話比說假話對我們有更多保護色彩。然而,我們仍能決定真話中所包含的信息量,不是說話的靈活。

真愛

不能解除孤獨的愛,不是真愛。無論愛得有多深,這種愛仍然是一種自戀。把自己當成佛,或把別人當成神,正是孤獨的原因。不能把自己與別人平等看待,就會與別人疏離,並產生孤獨。

創造

創造是人性中最神聖和最重要的一點。因此,讓孩子發揮創造力,就是最深的愛。由於創造,我們成為真正的人。當我們創造愛情,創造美好的關係,就創造了一個新世界。

呼喚

看見上帝在外面,是眼花。看到上帝在心中,是幻覺。宗教是盲信,信仰是盲從。只要我們真誠對萬物呼喚,必定得到回應。上帝早已化成了萬物,所以無所不在。

現狀

明白人類長遠和根本的利益所在,就會明白民族和國家的狹隘,這樣也不會強調愛國。所謂偉大的愛國者,仍然是某種狹隘利益的追求者。然而,這也是我們必須接受的人性現狀。

粽子

知道多吃粽子不健康,也要知道屈原的精神不健康。月餅多吃也不健康。然而,知道月餅的來歷,我們可以學習嫦娥奔月的勇敢精神。拋棄不健康的東西,並留住美好的精神,我們就能以過去作為基石,看到更廣闊的未來。

創造

世上有不少天才變得孤獨。人與人的差別,除了天賦有所不同之外,其他都是環境使然。真正的差異在於創造的多少。然而,別人不一定能看到我們所創造的事物。能接受這一點,我們就不會為此感到孤獨。

心靈

修養靈魂的正確方法使放鬆,就像放空我們的胃讓它休息一樣。當靈魂得到充份放鬆而變得柔軟,最能接納其他靈魂。靈魂是從接納中變得豐富的。接納別人和世界,我們將會變得更有意識,這又讓我們感到更加輕鬆和自由。

感情

當我們想到所有人際關係將煙消雲散,倍感其珍貴,從而內心充滿敬畏、感動和憂傷。然而,這是一種虛幻的感情。因為這種感情並不基於事實,而是基於虛構或想像。一旦這些虛構或想像消失,感情也會失去基礎。堅定的感情源於融合的體驗,而不是對分離的恐懼。

好人

如果好人的標準是能夠嚴肅對待人生和愛情,那麼這種標準就與時代有關。在以前的時代,人們不知何為人生,更不知愛情為何物。隨著人生、愛情的概念逐漸清晰,好人的形像也在慢慢轉變。然而,能夠彼此相愛,是唯一永遠有效的好人標準。

上帝

如果上帝全能,那麼它也能有悲歡。如果上帝在我們心中,那麼人的悲歡就是上帝的悲歡,生命的意義也是上帝存在的意義。有關上帝的一切,都揭示著宇宙的永恆本質。當我們成為上帝的一部份,就能永遠活在當下。

創新

發現早已存在的事物,然後當成新發現,這並非真正的創新。創新應該是創造新事物。即使對舊事物提出一種新看法或運用方法,也是創新。因此,我們可以有無窮的創新機會。

想像

除了書籍越來越多,其他閱讀方式也越來越多。現在能激發想像的東西很多,我們無須捧著書本來想像了。然而,我們的想像力應該多用於輔助理解上,而不應該多用於不切實際的地方。

真誠

真誠所反映的是足夠的意識和理性,因此真誠也反映一個人的自由程度。意識越多、理性越強大,就越不需要弄虛作假,也不需要以另一次虛假支持這次虛假。因此,我們永遠不會陷進自己的虛假中。這樣當然會更自由。

興趣

有探索和體驗的興趣仍不夠,有時好奇心也會產生負面的結果,甚至帶來危險和破壞。有建設和創造的興趣,才是真正有趣的人,因為他們對所有人都有益。

探索

為了更好地處世,我們才需要探索精神世界,否則像動物一樣生活就夠了。因此,如果忘了這個目的,探索精神世界就會本末倒置,變成一種上癮。而且,上了這種癮更不能好好處世,因為無法學好處世的基本事項。這就像優秀的科學家一樣,必須打好小學至大學的基礎,他們的探索才能帶回有關現實世界的真知灼見。

惡人

其實做惡人也不容易,這種想法對我們更有益。這樣我們就不容易有仇恨,也不容易執著於善惡。恨和執著都是成長的一大障礙。惡人很多時候就是無意識的人。只要我們帶著意識,展現同情心,也許就能將惡人感化。

不義

對人不義是一種意識不足的行為,其根源在於死板的道德觀念。然而,人有理性,對一個人不義,並不表示必然會對其他人不義。是否不義是主觀的,我們需要對不義的人作更多的觀察。

適應

學習最根本的目的是適應環境。然而,當我們接受現實,現實就會被改變。適應是一種接受,所以是改變世界的一種強大的力量。我們的接受首先改變了自己。我們是世界的一部份,我們改變就是世界的改變。

孤獨

可以將孤獨看成一種做作,那是在其他靈魂面前的扮演。之所以孤獨不真實,是因為世上有無數的靈魂,實際上我們並不孤獨。一旦意識到孤獨的虛幻性質,孤獨感很快就會消失。

虛榮

虛榮只對活著的人有意義。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頭銜,雖然很無聊,但還是有意義的。因為還著這個希望的人還活著。生命的一切都有相同的意義。因此,只要我們理解這一點,就能夠接受生命的一切。

目標

在強烈的興趣推動下,我們的持久努力可以變成破壞力。創造是讓事物變得更有秩序,是一種建設。因此,我們需要放下夢想,努力設計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,並允許自己不斷完善。

結合

如果講究生命的密度,那就需要在短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。然而,享受生命卻需要充裕的時間,即需要講究生命的長度。生命短暫,但只要將享受自己的成長放在第一位,密度和長度就結合在一起了。生命是我們成長所依賴的工具。因此,只要我們擁有完整的意識,就等同於擁有生命的密度和長度。意識能將一個單位的時間變成無數個單位,意識越多,時間就越多。

託付

諸色皆空,空即是色。空非空無,而是本質。因此,愛情絕不是動物性的反映,而是人類理性的光輝。如果只有愛夢縈繞,人生就只像一場春夢。然而,愛情卻像春雨,能把頑石也滋潤得綠意盎然。一見鍾情的激動當然可貴,但終生的託付和依戀更是無價之寶。

真誠

世上最缺乏的是真誠,也可以說最缺乏公德。敬畏之心並不是真心,反而多是假意。真誠的基礎不是感性的信或不信,而是理性和意識。之所以真誠是最大的公德,是因為它能達成最大限度的理解,讓大幅減少社會上的衝突。

智者

能夠隨機應變、隨遇而安,是真正的智慧。智者就是像一個有意識的人,該出口時出口,該出手時出手。智者是自由的,內心不會有束縛,一切都是順其自然。因此,學會隨緣,就是掌握智慧的竅門。

交往

交往能將人連結,獨處卻將人隔離,所以交往能力比獨處能力更重要。無法獨處只是一種缺失,但喜歡獨處卻是一種病態。若能與一個人長久暢順地交往,已經有很強的交往能力。獨處雖然有價值,但交往更有價值。

看透

情真無懼失散,情深必能再聚。在無限的宇宙時空裡,一個佳緣出現,就會出現另一個。這就是靈魂重聚的機會。要把握緣份,我們最需要的不是看破紅塵,而是看透宇宙規律。只要認識生命的意義和價值,就會有佳緣。

習慣

習慣是對環境有了成見,忽視了它的變化。這樣,少許的變化也會讓人措手不及。無意識地轉換環境只是一種逃避。如果不打破習慣,很快又會感到死水一潭。要掌握環境,最直接就是融入環境,並為改善環境作出努力。透過參與和付出,我們對環境就會瞭如指掌。

感嘆

世事本無善惡,當觸動了人的內心,才有善或惡的感嘆。世事依照大自然的規律而發生,只要我們也依從規律,那麼一切都善。如果我們違反規律,那就是惡。

問題

人生最根本的問題只有一個,是如何走進未知的世界。帶著恐懼,我們會被迫走進未知,提心吊膽。帶著好奇心,未知的世界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性,令人感到雀躍。死亡是我們最大的未知領域。然而,我們無法拒絕走向死亡。

運用

無論物質或精神,能夠累積財富的生命,更有能力建立世界的秩序。我們必須運用自己的生命,才能真正享受它。運用生命,我們觀察、理解和改造世界。享受生命,我們與其他人連結,從而連結到世界。

得失

只有真正的愛情不用計較得失,因為必定得。彼此心甘情願給予對方,所以雙方都得到。彼此真誠接受對方,所以雙方再次得到。付出的喜悅和被接受的喜悅,是雙重的喜悅。因此,真正的愛情讓人感到幸福。

浪漫

浪漫是精神上的事情。然而,自由才有浪漫,所以物質自由是持久浪漫的基礎。物質自由的第一步是經濟自由,我們需要在年輕時邁出這一步,努力累積財富。最後一步是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園,擺脫對物質的過度倚賴。到了這一步,我們的自由已經有了很好的保障,也可以隨時隨地感到浪漫。

覺醒

一個人的覺醒,意味著他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價值。我們是為生命的延續而存在的。只要意識到這一點,我們的生活就永遠不會失去意義。為自己和別人有更好的生活,我們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動力。為了讓生命永遠存在,我們就會積極與別人連結,組成更有力量的集體。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,我們共同守護所有人的自由。

文化

文化是一種表達形式,也是一種習慣。我們無須刻意去改造文化,因為每一代都會形成新的習慣。文化習慣就像基因一樣,我們必須接受。基因是身體的基礎,而文化是靈魂的基礎。當各種文化能夠融合,人類就會出現一個大同的景象。

假愛

假愛令人帶起面具,於是發現自己真的很好,甚至感到驚喜。其實,當我們放下面具,發現自己有那麼多缺點,並願意修正,這時真愛才會發生。從愛自己開始,直至彼此都能認識並修正自己,我們才能相愛。

做事

做事的最高境界只有一種,就是目的明確。為物質利益而做事,目的在功利。為精神收穫而做事,目的在喜悅。做事就是做人,一切目的都在於生命的利益。因此,為更好的生活而做事,是最明確的目的。

幸福

真正的幸福只有一種,就是心滿意足。因此,無法預測未來就不會感到幸福,因為我們對此不會感到滿意。真正的苦難不是一個人在承受。無法理解別人我們也不能忍受苦難,因為無法感知別人也在承受。

子女

如果子女年紀小,父母的想法確實比子女正確。然而,普通家庭的子女到了青少年,知識就可能接近父母,再成長一些就可能超越父母了。父母都希望子女幸福,所以應該讓他們決定自己的人生。這樣,子女就更容易獲得幸福,並以此作為對父母的報答。

才智

婚姻可以磨練才智。才智不僅不會被磨損,還會越磨越敏銳。才智也是家庭幸福的基礎。因為每個人都獨特,而才智有助我們互相尊重。一起生活,恩愛能安頓身心,而爭吵則讓彼此都感到孤獨。

爭吵

若能從爭吵中看到彼此的異同,那爭吵就是好事。這樣爭吵也不會太大或太多,慢慢就會以笑談取代爭吵。持續爭吵,那是分手的先兆。然而,一旦持續爭吵,意味著關係對彼此都沒有益處。這時分手也會變成好事。

生活

倚賴就會被控制,即使倚賴精神上的東西也同樣。因此,不應倚賴目標來為生活提供動力。為更好的生活​而生活,這樣生活的目標就會十分清晰,將會讓我們感到最自由。缺乏安全感不僅是因為對生活缺乏信心,也因為生活沒有清晰的目標。

小病

可以將小病是為一種福氣,因為這是一個警號,讓人思考如何改變生活方式。然而,大病必定是禍。患了大病,就會感到自己的身體和世界都已失控,還可能後悔不夠關心自己的身體。這時候,再多的覺悟也來不及挽回了。

事業

所有事業都會產生職責,因為除了要對自己負責,也要對別人和社會負責。有了職責就會有職務,也就會有職位和職稱。然而,我們的責任越大,所失去的自由就會越多。

醫生

人在生病時最脆弱,當然希望醫者父母心。但醫生只是一種職業,無法保證醫生一定關愛和尊重病人。因此,病人不能完全倚賴醫生,也要對自己的身體有意識。實際上,病人和醫生是一種合作關係,彼此一起處理病人身體的疾病。

感情

談到愛的時候,心裡想著相愛就對了。只有相愛才能確定是真愛。即使願意單方面付出,反映出的也可能是本能、義務、佔有欲或英雄主義,甚至是一種執著。這些都與真愛無關。

輕鬆

觀察真正的友誼,可以發現其中一點是協助別人活得輕鬆。因此,我們不僅要將自己的感覺告訴別人,也要將想法告訴別人。這樣別人才能活得輕鬆。因為去了解一個人的感覺和想法,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。

壓力

真正的善良,是出於別人的需要而助人,即使給人壓力,也是出於別人的需要。是否感到壓力只是個人的主觀感受,無法作為是否善良的標準。合理的壓力可以變成動力,讓人加快成長。而且,給予別人壓力活動力,也是付出自己的生命力。

安頓

從情感的角度去看,相愛讓人感到和諧、平靜、安頓、自由和幸福。因為共享一切,所以感到和諧。因為不再患得患失,所以平靜和安頓。因為彼此主動給予對方所需,所以感到自由和幸福。

調情

調情是隱晦地表達情欲。有的人會覺得可能是真情,有的人會覺得一定是假意。其實,真假在於兩人是否相愛。如果相愛,這種隱晦可以創造浪漫的感覺。這是彼此調情,當然是真情。如果不相愛,那麼必定是假意,一方或雙方都在表達一種佔有欲。

考驗

現代婚姻目的不僅是保障關係的雙方,更是對彼此愛情的考驗。因為未經歷婚姻的愛情不夠穩固,缺乏走進"愛情墳墓"的勇氣。在走進婚姻的過程中,彼此將會有更多關於現實生活的溝通、協調和理解,更多感情方面的考驗。這就像從天空回到地面,要求彼此更加踏實地生活,面對差異和衝突,可以讓彼此思考如何改善關係。

信仰

信仰只在意識不足的狀態有效,其他時候則限制了自由。這就像習慣一樣,無意識的時候很有用,在有意識的時候卻會變成一種障礙。我們可以用意識來代替信仰和習慣,因為意識越多越自由。自由的靈魂能創造真正美好的世界。

挑剔

經常挑剔對方,是因為彼此身體接近但內心卻疏遠。容易發生爭吵的夫妻不可能親近,更不要說親密。對疏遠者挑剔是一種本能,因為挑剔才能保持距離,感到更安全。真正的愛情為的是彼此活得更好。建立一個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,就是活得好的明證。

庸俗

在婚姻中考慮自身的物質利益,無論情況多麼普遍,都是庸俗與卑劣的根源。婚姻是兩人緊密連結的方式,唯有時刻考慮兩人的共同利益,才能建立一個穩固的快樂平台。其實,任何關係都要考慮別人的利益,但婚姻是一個特殊的關係,彼此十分接近。然而,只有愛情能讓兩人放下自我,共享生命而融合為一個整體,從根本上解決衝突。

真愛

真愛就是愛別人,但只有相愛是真愛的明證。其他情況可能是交換,或者單方或雙方的執著。因此,嚴格來說只有相愛才是真愛。這樣定義愛,有助我們判斷自己是否處於愛情之中,及時調整或退出關係。

幸福

一旦感到今天是自由的一天,就意味著人生不自由。如果真正自由,我們就不會再關注自己是否自由了,只是每天都充滿愛。幸福人生不在於節奏的快慢、平淡或深刻,只在於滿足和喜悅。因為這反映一個自由的人生。

知命

沒有任何事物是真正能夠被支配的,我們只能隨遇而安和隨機應變。以率性代替隨性,不僅隨緣也造緣,並且知命而不是認命,這就是不盲目與命運較勁。然而,我們有自由的天性,大部份人生都是由自己創造的。命運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機會,讓我們深刻地體驗生命。

衝擊

與作者有思想衝突,閱讀更有收穫,因為能刺激自己的思考。選擇閱讀那些與自己思想一致的書,除了讓自己感到支持之外,沒有更多的益處。因此,能衝擊自己思想的書,最值得細讀。能夠擊破作者的思想,我們的收穫最大。即使最終被作者說服,我們也更新了自己的思想。多運用批判式思維,就能從閱讀中增長更多意識。

美麗

一個人之所以有愛,是因為感到了美麗。這種美麗並不反映對外界的需求,而是反映內心的滿足感。因此,不僅酸葡萄心理不是愛的心理,即使認為吃不到的葡萄最甜,也不是愛。真正的愛情是只有兩個人的關係,與其他人完全無關。因為這樣才能看到關係中的真善美。

隔膜

如果彼此沒有隔膜,那肯定是好事,也值得我們去努力。然而,完全沒有隔膜是不可能的。只要將隔膜縮小到好像不存在,我們就已經成功。接受隔膜,然後努力消除隔膜,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觀點。

群眾

不同年代的社會環境也不同,尤其是群眾的想法會有很大的差異。如果群眾需要一個更有人性的代言者,就可能會將人神化,並不代表這個代言者多麼完美。其實,神性只是最完美的人性。當我們擁有完整的意識,就擁有神性了。

性格

性格是一個整體,並非某種習慣,必須與別人比較才能分開優缺點。性格大部份是後天的習性。因此,能認識自己的性格特徵,就能填補它的缺點,並充份享受它的優點。然而,只要有意識,我們就能駕馭甚至擺脫性格,更好地適應環境。

恐懼

真正愛過就是真正活過,就不會再怕死。不願意死不一定因為怕死,也可能是因為有未完成的心事,其中一件也很可能是愛。然而,如果認為死亡必定是恐怖的事情,就會無法感到幸福,因為總是帶著深深的恐懼。

承擔

無論是否知道必須承擔,以及是否有能力承擔,我們都承擔了一部份。然而,沒有人能夠承擔生命的一切,是所有人一起承擔的。我們應該感恩其他人的存在,感恩大自然賜予我們同伴。

輕鬆

如果將自己應該得到甚麼放在第一位,會引起焦慮。如果準確知道自己能夠得到甚麼,則會提升自我意識。因此,以能夠得到甚麼,來代替應該得到甚麼,我們就活得輕鬆。

靈魂

雖然幸福是靈魂的感受,但最初是透過身體感覺到的。外在的遭遇決定了是否幸福,從而決定了靈魂光明或黑暗。感情是靈魂的反映。因此,暗淡的靈魂就會有萎縮的感情。

耐心

沒有耐心就是沒有愛心,因為這不僅沒有珍惜別人,更沒有珍惜自己的時間。當我們開始了一件事情,就已經付出了時間。如果因為沒有耐心而讓事情中止,就是浪費自己的時間。然而,耐心應該有一個度,過猶不及。如果一件事明顯不可能成功,耽擱在其中也是不珍惜時間。

提問

提問先於解答,而解答又是以後提問的基礎。因此,不懂得提問就比較容易受偏見所束縛。提問不僅反映懷疑精神,也反映我們的好奇心。然而,我們需要懷疑和好奇自己心中的問題,首先為自己的問題向自己提問。這是一種最快速的反思。

成功

對成功的衡量,只有世俗標準比較客觀,其他都很主觀。因為成功本身就是一個世俗的觀念。正因為如此,這種成功不一定能滿足我們的心靈。我們的心靈所嚮往的成功,是每一刻都成功。這種成功其實就是成長。帶著意識來生活,我們每一刻都會成長。

出軌

出軌一次足以證明婚姻的品質差。然而,如果出軌以後仍然能夠繼續下去,則說明其品質是非常差的。當兩人心中都帶著刺,卻被迫維持關係,必定會讓關係變得更有害。想離開卻離不開,就像失去自由一樣。

喜悅

自由就會感到喜悅,所以自由能帶來美感。美感與人有關,但可以只與一個人有關。只要我們感覺自由,隨處都可以發現美態。思考美感的立足點是生命。兩個人共同的喜悅,能引起最強的美感,因為彼此互相促進。

精確

無論甚麼時候,衡量得失都要精確。面對一次災難,如果我們不用更精細的尺度去衡量得失,就不能更好地應對下一次災難。衡量得失使理性和意識的使命。因此,我們需要擔心的不是太過精確,而是不夠精確。

沉默

沉默看似有尊嚴,但很可能是一種懦弱。沉默看似輕蔑,但其實是恐懼。遇到不合理的事情,我們應該有表達不滿的勇氣。然而,表達方式有很多種,選擇最安全和有效的方式,是我們意識的使命。

歸屬

以自我為中心,才會覺得自己屬於誰,尤其是覺得屬於自己。其實,我們不可能屬於任何人,只可以屬於世界。歸屬感並不意味著互相倚賴,而是以獨立個體的姿態,彼此和諧生活在一起,共享生命的一切。歸屬感其實是親密感,彼此融合的感覺。

真理

現實就是真理的表現,一切事情都代表著自然規律的力量。這是命運無法抗拒的一面。然而,我們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上。因此,命運還有另一面,我們可以透過影響生命,從而影響自然的發展。這意味著,自然規律的力量也可以掌握在我們手上。

投資

為長期利益而放棄短期消費,不是一種犧牲,而是一種投資。投資可以是一種享受,而幸福就是靠投資而獲得的。在青春期為老年而努力,也可以是享受青春的一種方式。少壯不努力,老來那種欠缺應該是不好受的滋味。雖然人老了,但卻感到無所欠缺,那就是圓滿。

獨處

其實每個人都不缺獨處時間,睡覺就是很好的獨處。對現代人來說,即使伴侶在一起的時間也不多。白天各自工作或辦事,晚上各自進入夢鄉。如果相處時還鬧情緒,那麼要彼此深入了解就很難。這樣,要做愛侶就更難了。

人格

被別人忽視,孩子以後也會忽視別人。教育體制是人格發展的環境因素。真正的先天不足,或者落在不合適的環境中,都會造成人格扭曲。任何體制都在不斷發展。那些先天條件正常的人,都可以首先適應環境,然後改造環境,讓後人的生活更美好。

愛心

愛心來自被愛,也因有愛心而更加被愛,不被愛的人多數是缺乏愛心的。無愛之人多有恨,內心充滿怒火。在乎被愛皆因得不到愛,看輕被愛皆因沒有愛心。要讓一個憎恨世界的人去愛,代價是非常巨大的。冷漠無大害,真正恐怖的病毒是仇恨。然而,別人的仇恨不會使有愛心的人感到孤獨和仇恨。愛是正面的,冷漠在正負之間,憎恨才是負面。

融合

即使表面上懷著善意,內心也可能不一樣。因此,我們不應對別人太多猜測和想像,只需保持意識並隨機應變。只要自己真誠,其他人也無所遁形。因為付出真心就能看到真相。我們可以看到,從來沒有人能夠真正屬於別人。我們只能以靈魂去融合,與別人共享生命中的一切,去體驗深深的歸屬。

伴侶

真正的伴侶之情是愛情。我們不用強調懷舊戀故,這是沖淡喜新厭舊的企圖。沖淡後的感情如水一般無味,剩下的只是互相倚賴、互相厭倦。真正的愛情內心沒有衝突,不是因為珍惜而專一,也不是因為需要別人的攙扶才去攙扶別人,更不是因為需要相依為命。彼此陪伴只是因為互相喜歡。喜歡一起玩到白頭,一起變老。因此,我們互相給予和支持,融合和共享。

機會

將自己想要的東西看得很重要,我們才能保持專注。無論是外在或內在的成功,都要專注才能實現,越專注越多機會實現。我們有時會被自己的想法所支配,但不會被機會支配。相反,重視機會是成功的第一步。

價值

需要守護的都是短暫的價值。人生的永恆的價值不用守護,沒有甚麼能損害它或讓它消失。無論是否想起它,甚至違背它,我們都離不開它的指引。也就是說,無論我們做甚麼,都是大自然的演化決定的,即使我們的選擇似乎違背生命的價值和目標,都無可避免地實現生命的價值。因此,一切後果都由我們來承受。然而,有意識地選擇能感受到自由和幸福。

人生

嚴格地說,權力和利益都是人生的一部份,思考這兩者也是思考人生。我們應該思考如何運用自己的權力,如何保障別人的利益。當我們想通想透,就會明白放下權力,給予別人自由,才能體驗一個幸福的人生。

閱讀

我們改變一個人的內心,就能改變他對世界的影響力。換句話說,能改變一個人的精神世界,也就能改變他的創造力。反過來也一樣,能將創造力變成破壞力。閱讀可以改變人的內心世界。因此,在掌握好批判思維之前,需要儘量避免讀那些令人糊塗的書。

婚姻

沒有愛情,彼此就連普通肉體關係都不容易維持,遑論是好的婚姻。古典的愛情佳話,所反映的大多不是真正的愛情。古代的婚姻也問題多多,只是被生存的需要掩蓋著。

精明

輕信別人的善良,其實是高估了自己的精明。高估自己的精明,亦表示輕信別人的善良。兩者都是頭腦簡單。因此,覺得傻人可愛,是高估了自己的精明。覺得蠢人可恨是輕信了別人的善良。

聚散

若然聚散是平常事,那麼最難堪的是應散不散,或分手時執著多多、怨恨重重。在短暫的邂逅中,感情也短暫,一切都匆匆忙忙。只有真愛,才會有長久的伴侶。

優雅

有時候匆忙中也有優雅,慢節奏也會狼狽。端看是否心有所屬。如果心有所屬,我們的心是安定的,因此在匆忙中也能有秩序地行動。反之,即使時間充裕,我們也很容易出錯,因為很難專注。

成熟

深度理性是靈魂成熟的標誌,表示我們對自己和世界都有足夠的意識。理性未成熟之前,感性也無法充份發揮。缺乏深度理性的支持,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會出現較大的偏差,引起的情緒波動也較大。這會浪費不少時間。

平衡

愛與被愛不平衡,我們就會患得患失。愛與被愛同樣重要,我們的關係就會變得平等。真愛就是一種平衡的智慧。彼此的權重相若,一起將重心降低並放在中間,就能讓關係變得像不倒翁那樣穩固。理解別人和自己的需要,讓愛變成靈魂的藝術。

從前

放不下從前一無所有的痛苦,就很難以平常心面對當下的豐富。那種痛苦會導致我們恐懼和貪婪。恐懼食物短缺,我們就會貪食。當超出身體的需要,健康就會受損。對於其他非物質的東西也如此。恐懼失去自由,我們就會貪戀權力。當過於集權,就變得身不由己。

揮霍

若能從揮霍的人身上獲益,也應該感恩,莫要求別人奉獻。友誼亦講究對等,能互相尊重才是真友誼。如果沒有真正的友誼關係,別人揮霍抑或慷慨對我們來說都沒有分別。

老婆

真正怕老婆所怕的是老婆不開心。若在心裡暗罵老婆,那麼怕的不是老婆,是怕自己丟臉。其實,好老婆是不用怕的,多溝通彼此不僅能融洽相處,更會收穫滿滿的愛。

同學

老同學已不是以前的同學,舊記憶也不是以前的記憶。人不斷在變,記憶也越來越走樣,所以太懷舊就會錯過未來的一些新事物。將老同學放到故事中,然後放下舊事,我們的記憶也不會失去。

自在

讓過去安靜地過去,讓未來自由地到來,心就能夠自在。我們的自我是焦慮的根源。本能、習慣和情緒,代表著過去、現在和未來。這是自我的重要部份。然而,自我無法讓我們活得自在。唯有真我意識,能自由地穿梭在過去與未來之間。

理解

把付出當成失去,正是難以接受現實的重要原因。實際上,只要生命不息,我們都會頻繁地付出與獲得,偶爾才會失去。這意味著能正確地理解人生世事,我們就比較容易接受生命的一切。

解脫

當無意中發現自己所依戀的人做了一件自私的事,我們就可能解脫了。因為我們發現自己無法容納別人的私心,從而發現彼此並非真心相愛。因為相愛意味著兩個私心和諧地相處,我們用心心相印來形容這種融洽。

家園

如果有靈魂又有財產,就表示有了家園,那麼人只要擁有了財產,就等於擁有家園了。因為人已經擁有靈魂。其實,我們必須有一個願意共享靈魂和財產的人,才真正擁有家園。因此,共享就是家園的最終意義。

隔膜

只有真正的愛情能夠消除隔膜,其他普通的關係有隔膜是正常情況。因此,當兩個人的關係一直保持距離,就意味著一直游離在普通關係附近。

平常

一群很需要友誼的人走到一起,很容易就形成一個組織,讓大家都受到束縛。可見,需要友誼的時候,友誼就成了羈絆。自由只有在不需要的時候才會發生。我們可以做的是放下自由,並以平常心看待一切關係。

好路

我們無法不選擇生命的道路。無論路上多麼艱難,或遭遇甚麼挫折,我們都豐富了體驗並增長了意識,而且也沒有死在路上。因此,對我們來說,走過來的路就是好路。

關懷

真心的關愛,是因應別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而作出的,不僅在乎別人也在乎自己。人有心靈,所以一切關愛必定帶著精神上的需求,否則就只是一種本能。母愛當然也是這樣。因此,重點在於理智。我們需要理解別人及自己,真心關愛別人,同時也滿足自己的心靈需求。

交換

奴役就是只將别人當成工具,而交換則是也將自己當成工具。然而,不將任何人當成工具,並時刻關注共同的福祉,才是愛。這意味著人際關係的初級階段充滿了奴役,而中級階段則充斥著交換,因此也充滿了爾虞我詐。其實交換仍然可見奴役的心態的殘餘,只不過受制於別人而無法實現奴役。只有到達愛這個高級階段,人們才能徹底擺脫奴役心態。

等值

從窮人的角度去看,他的一塊錢可以比富人的一塊錢更有價值。因為這一塊錢很可以讓他不用挨餓。反過來,富人亦可以認為他的一塊錢更有價值,因為他可以利用這一塊錢創造更多財富。只有當我們從生命的角度去看,這一塊錢才會等值。因為富人可以將這一塊錢給予窮人,讓他不用挨餓。

人性

文化是人的產物,雖然未必合乎所有人性,但必定表達人性的一些面向。認為有不合乎人性的文化,與認為文化能以東西方分好壞,不相伯仲。人性是共通的,因為人性的重點是基本的理性,而理性所做的選擇都相近、相似和相同。因此,融合人類的文化,我們就會獲得可靠的智慧。

經營

幸福的婚姻並非一種賭博,而是一種理性的經營。對於婚姻,我們不應下賭注,而應該努力發展相愛的關係。唯有相愛,婚姻才會是一個樂園,而不是一座圍城。

昇華

真正愛情的最短限度,是直至生命的終結。小於這個限度就不能稱作愛情,只能稱為墮入情網。因為愛情是生命的昇華,彼此的感情只會越來越好,一旦相愛就會愛到最後。然而,生命終結亦無阻真愛承傳下去。

豁達

超脫者無須計較,執著者無法豁達。頭腦開明就不會心胸狹窄。因為頭腦簡單即沒有心胸可言,所以也無關是否開明。這意味著超脫者與執著者的頭腦都不簡單,兩者的分別在於是否開明。

自由

恪守自由原則,我們才有可能超越民主。到現在為止,民主仍然是保障自由的最好方法。然而,只要能夠真正保障自由,無論甚麼方法都可以採用。因為我們的目標是自由,而不是民主。

冒險

等待意中人冒的是小險,有可能錯過青春時期。然而,與不中意的人結婚,冒的是大險。因為很可能不相愛,導致生活的折騰,不僅會錯過青春,還會浪費一生。

性別

凸顯自己的性別,是一種社會習慣。這也有好處,很容易看出一個人的性別,不會混淆。故意隱藏反而容易引起混亂。性別是生命演化的產物,也是高級生命的象徵。因此,我們應該接受大自然的餽贈,尊重自己與別人的性別,努力與另一個性別和諧相處。

溫馨

溫馨就是一種親密的感覺。這個詞內容廣泛,一兩句話無法解釋清楚,但成年人會有比較確切的感受,因此也會對溫馨有美好的憧憬。愛情也是由親密與否去定義的,不溫馨的感情必定不是愛情。真正的愛情肯定能夠給人溫馨和滿足。

浪漫

浪漫是自由土壤培育出的花朵。如果能夠想像這朵花,意味著我們曾經體驗過自由。浪漫是 心靈相通的感覺 ,也 是一起創造奇蹟的願望 , 更希望在成功那天共同慶祝 。浪漫是和諧、融合與共享,生活中毫無衝突。彼此擁抱對方的變化和可能,讓感情在理智的協助下毫無障礙地表達。因此,如果無法體現自由,我們所感受的都不是浪漫。

無我

人要無我,因為自我阻礙了意識對身體的控制。這是一個理性的結論。我們可以審視這個結論的正確性,然後在實踐中驗證。我們應該信賴自己的理性,因為發現真相最終依靠的是理性,尤其是批判式思維。

改變

發現自己得了嚴重的疾病,會徹底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計畫。然而,一些人的計畫是積極的,他們想到愛,想到發揮自己餘下的光和熱。這將會讓他們的人生過得更美好,也更有益於其他生命。另一些人的計畫是消極的,懷有一種末日心態。它們只希望盡快實現自己的夢想,即使是不合理的。因此,它們很可能加快對自己或世界造成破壞。

對等

去找尋一樣東西,必定帶著條件。有精神方面的條件,也有物質方面的條件。要找出真正的愛人,最根本的條件就是對等相愛。也就是互相喜歡,彼此願意並且能夠共享生命的人。當我們相愛,彼此就變成對方的唯一。

清醒

真正自得其樂的人,已經到達彼岸,是清醒著的。只有那些還在苦海中浮沉的人,才需要被喚醒。這需要清醒著的人用於給予,向需要被喚醒的人伸出友誼之手。

角色

所謂做人,就是角色扮演。演員卸下戲服,然後又登上人生的另一個舞台。露出破綻意味著不夠投入,被視為不專業。其原因是不專注,總是等待著做另一個角色。因此,真正的重點不在於及時卸妝,而在於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,然後全心全意投入到角色之中。

圓滑

被動和從眾,有時是一種圓滑,有時是隨和。這樣沒有甚麼大問題,重點是知道自己在做甚麼。性格是環境造成的。如果我們希望快速適應新環境,最好擺脫性格的羈絆,用意識帶領天性,以最優的方式應對新環境。

自由

怠慢無法成長,苟且無法幸福,猶疑無法自由。然而,沒有抗拒才是真的接受。接受苟且、怠慢和猶疑,讓它們隱去,那麼我們更容易成長,獲得幸福和自由。

客觀

能以切身感受為基礎,思考就不至於脫離實際。然而,感受是主觀的,它最多只能反映自己的真實,對別人不一定適用。我們必須綜合別人的感受和思考結果,才能讓思想變得客觀,更接近真理。

文化

文化創造了文字,文字又左右文化的發展,兩者密不可分。如果文字是文化的載體,那麼掌握文字就是掌握文化了,因為內容就在載體之內。文化的實質是對事物的定義、理解和推演。因此,文化的實質也體現在文字之中。能準確地運用文字,即是能夠進入文化的實質。

自由

世上有很多角色,人就只有男人和女人。如果允許選擇,過截然不同的生活,估計很多人都願意嘗試另一個性別。這意味著有更多的嘗試就會有精彩的人生,而失去自由就會令人絕望。然而,接受上天賦予的一切,又是精彩的人生的必要條件。因此,放下選擇而過好每一刻,人生自會精彩。因為我們將會更自由。

創造

生命力主要由創造力所組成。如果生命力無處發揮,我們就會感到無聊。然而,我們不僅可以在物質世界創造,還可以在精神世界創造。不僅可以創造自己,還可以創造別人和世界。因此,要打發無聊,我們首先需要創造自己的完整意識,然後協助別人完成這種創造,最後一起創造新視界。

友誼

如果說行為上有純粹的友誼,但心理上沒有,這就等於說沒有純粹的友誼了。因為友誼本質上是心理的。我們必須明確友誼的定義。男女最美滿的相處方式是愛情,它本身已包含友情和親情。然而,只要沒有衝突,還可以包含其他類型的感情,只要各人都喜歡就可以了。

實踐

呼喚革命,自己動口卻希望別人動手,這種是狡猾的人。在制度中做好有益社會的事情,創新改革,才是真正敢於實踐的人。之所以革命無法帶來一個新社會,就是因為給了狡猾的人一個掌權的機會。這種人的目標只是自己的利益,而不是社會大眾的利益。因此,我們需要集思廣益,改革制度,選舉賢能之人服務社會,而不需要產生一個社會領袖。

忍耐

忍耐無法自救,也不能體現尊嚴,更不能抵抗災難。沉默已說明懦弱,忍耐就是麻木的表現。然而,有時我們不肯承認自己懦弱和麻木,就試圖將它們美化。這也是自卑轉自大的例子。

優秀

社會能夠剝奪個人權利,所以我們應該提高意識,儘量減少對社會的倚賴。此外,我們亦應該致力建設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,讓每個人都更容易獲得幸福。這需要有更多優秀的人,一起創造偉大的時代。

隱私

夫妻間是否應該保留個人隱私,這並不是應不應該的問題,而是可不可以、能不能夠的問題。從相愛的角度去看,夫妻間可以保留隱私。然而,夫妻間要保留隱私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,勉強為之將會導致互相猜疑,影響親密感和安全感,甚至讓關係破裂。

思考

性格有優點也有缺點,因環境而異。然而,我們無法將思考與性格做比較。因為思考上的缺點不會有好處,任何時候都會讓生命處於更多危險之中。思考上的缺點其實是對自己的無意識,也會反過來影響我們觀察世界的準確性。因此,糾正思考上的缺點,是提升意識的關鍵。

現實

對於過去和歷史,不值得計較。如果在乎自己,就會在乎自己的未來。我們只能夠影響未來,所以未來才是我們應該在乎的。然而,如果我們在乎未來,也就不會忘記過去。因為未來是我們基於過去而建設的。

融合

真正的相愛是自發的融合,不但精神融合而且經濟融合。然而,只有透過婚姻才能知道兩人是否真正相愛。婚姻將兩人的生活緊密結合。只有彼此真正喜歡,才能安頓於這種超短距離的相處。婚姻本來就是社會刻意安排的。因此,對希望知道愛情真假的人來說,必須結婚。

讀書

如果不閱讀就會感到欠缺和不安,那就和癮君子差不多了。書呆子比癮君子還好些。他們只是花太多時間讀書、太少實踐,或者會說不會做、不懂裝懂。

自由

讓人自由的環境就是好環境。精神活動不一定嚴肅的,但嚴肅的精神活動卻是不自由的。在物質世界有不可逾越的限制,如果在精神世界仍無法自由,那麼我們從生命體驗到的就只是束縛。這樣,我們的靈魂也不可能自由,身體也會受到更多限制。

好奇

好奇心是無法被扼殺的,這是人類不斷進步的原因。不同性格的孩子,探索世界可有不同的方式,意味著好奇心可有不同的方向和層面。孩子自己尋找答案,相較於向成年人提問,更能鍛鍊他們的思考和實踐能力,也讓他們更接近哲學和科學。

健康

健康與平靜,反映一個社會或一個人的精神面貌,也是享受物質生活的身心基礎。能夠順暢地享受生命帶來的喜悅,我們才會感到自由和幸福。給予的喜悅,是生命喜悅的重要組成部份,因為它證明了生命的豐富。因此,健康與平靜都反映在親密關係之中。也唯有相愛,我們才能保持健康與平靜。

夢想

就如睡覺會做夢一樣,每個人都會有夢想。從來不做夢的肯定不是人。然而,一直活在夢裡的應該是病人或動物。能夠清醒地生活,我們才能成為智者。觀察、思考和總結,能提升我們的意識,讓我們保持清醒,對未來有充份的閱測。

創造

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。只要有創造,無論是否閱讀,人生都有意義。如果閱讀對創造有幫助,閱讀就是好事。若讀書阻礙了創造,就不如不讀。然而,我們必須理解創造的真正目標。

真我

所有尋找真我的故事,都是自編、自導和自演的一齣戲。自我要尋找真我,然而尋到的是另一個自我。唯有意識到自我的虛無性質,我們才能放下追求。這時真我就會出現,因為真我就是那個意識。

飛躍

經歷過熱戀又嚐到了苦果的人,其實沒有經歷愛情,而是經歷了一次餓肚子狩獵,最後一場空。真正的愛情,就像兩個人約在一起吃豐盛的生命大餐一樣。如果真心相愛,即使只有一刻,那種自由、浪漫和幸福,都會為生命帶來一次飛躍。

意識

按習慣行事,隨時會掉進陷阱。正確地思考能讓人有意識地行事,而不依習慣。真正的智慧是從實踐培養出來的,而不是一種空想。如果曾經掉進陷阱,就會明白習慣的壞處。本來邏輯已經足以推斷,但我們卻習慣將事物分為好壞。一旦將習慣分為好習慣和壞習慣,我們就無可避免地掉進習慣的陷阱之中。

平静

有真正的創造,讓生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,才會有真正的平静。除了創造物質財富,我們需要創造生命間的深厚連結,創造相愛的關係。這是需要全面發揮生命力的地方,遇到的困難比科學研究更多,更難克服。然而,這也是生命最需要的東西。

幻想

人相信上帝無所不能,其實是幻想自己無所不能,因為上帝是人類的精神創造。從人類的信仰可以看出,人是一種自我改善的生命。人創造了一個創造自己的上帝,實際上是自己創造了自己。意識到這一點,我們的創造力將會更加充份發揮。

心理

心理是主因,真正滿足了需要就不會再有欲望,甚至拒絕接受更多的東西。封閉是壓抑需要的手段,強迫獨處會令人產生更大的交往欲望,外表平靜但內心翻滾。因此,長期孤獨會令人絕望,甚至會失去生存的動力。

相愛

思考讓心靈更豐富,努力能使事業更成功,相愛讓生活更美滿。思考能提升意識,所以放在第一位。事業成功能打好經濟基礎,這是自由的關鍵。同時,我們需要發展相愛的關係,彼此融合和共享成果,這樣才不會浪費之前的思考和努力。

欲望

在生理層面的是需要,在精神或心理上的才是欲望。欲望因需要無法及時被滿足而產生,它會阻礙需要的滿足,令人產生更大的欲望。人性還有其他比欲望更好的東西,我們無須太過肯定欲望。認識欲望的產生機理,我們也能控制或利用欲望,減少欲望的影響。

自由

壓制會造成懦弱,懦弱又會造成壓制。因此,要社會強大首先要個人自由。自由才能獲得完整的意識。集體意識由個人意識所組成。一個由具有集體意識的社會,必定有強大的創造力。這樣的社會才能保障每個人的權利和自由。